“聽聞。兄臺,小子也只是聽聞,是否為真,小子也未知,兄臺莫要言說小子所說。”神神秘秘,特意觀察周圍情況,并壓低音調,所有的一切動作,均向周圍人員表明一事,出聲者之言,必定涉及大人物。
出聲者的行為,讓原本無意者也好奇心作怪,豎耳傾聽,欲聽到不一樣之言,從而獲得更多談資,提高自己的聲望。
“呵呵呵!各位,莫要信了此小子之言,能有多大的事情,無非就是一位異族貴族來到風都領地,見不夜城映月湖風景秀麗,而畫舫符合其身份,希望能一邊游湖賞景,一邊體驗風花雪月之事。。。”
一位女子年紀不大,言語方面卻不忌口,雖然未說出露骨之詞,但身邊之人均非什么正人君子,對其口中風花雪月之事,浮想聯翩。
“哼!小子所言之事,可是來自于一位古族仙人,那可是那一位仙人親眼所見,豈會欺騙我等。。。”
“年輕人,你還是太年輕了,想要通過此莫須有之事,引起我們的注意,從而獲得風都領地方面,及來風都領地參觀新年慶典活動者的另眼相看。。。”
“前輩,小子所言之事,皆為事實,非小子故意夸大其詞,那一位來自于古族的仙人,可是親眼所見,今年來自于川蜀之國,參加風都領地新年慶典活動,那一位川蜀之國皇帝所寵幸的慧妃娘娘,與原苦城少城主云大人,相約于昨日游映月湖。
因此,停靠于映月湖岸邊的那一艘皇家畫舫,被那一位慧妃娘娘所租用,一直持續到昨天晚上,聽說昨天上午,慧妃娘娘與云大人于學海街。。。”
見越來越多人員懷疑自己的信息,認為是為了出名而故意的行為,出聲者急了,再也沒有之前的鎮定自若,原定的吊人胃口計劃直接破滅,將自己所獲得信息,直接爆料而出。
“兄臺,不對,不對,小生對于云大人與慧妃娘娘之事,也略有聽聞,那一晚,小生與友人相約于圍爐月話,觀湖賞月,吟詩作對,正好遠遠見了云大人,兩位云夫人,啟明星大人,慧妃娘娘等,一同夜游圍爐月話。
當時小生所在那一座亭子,與云大人他們相距不遠,正好能聽見云大人他們所討論之話題,而慧妃娘娘確實于那一晚邀約云大人賞湖作對,云道友認為不適合,在蘇大人的居中調解之下,最終決定于昨日品茗,談古論今,以加深兩大領地之間的關系。
兄臺,昨日,云大人與慧妃娘游湖之事,不可能發生,應該于天錦茶樓之中品茗,而非游湖。”
一位儒家裝束的年輕書生,小泯一口杯中酒,搖頭晃腦,慢條斯理,對于那一位道聽途說,故意將古族仙人推出,以表明自己消息正確性之人,同樣以事實來說話。
“書生之言,老朽認同,坊間確實有此傳聞,老朽聽聞,那慧妃娘娘代表川蜀之國,與云大人于茶樓之中相約,并非為了吟詩作對,而是為了家國大事,此為兩大領地領主互動之先兆,為兩大領地之后派出使團,互訪對方領地,從而加深兩大領地之間關系,為新年慶典活動之后的凡人戰而加強合作,以守望互助之約,共同應對來自于聯盟軍,尤其是北方那些野蠻人的入侵。。。”
一位老者同意書生之言,但對于云啟二人所討論之事,表示懷疑,二人的身后,所代表的身份,是兩大領地,風都領地及川蜀之國,因此,討論之事,為家國大事的可能性,遠高于書生所說的風花雪月,此才符合云啟的一貫作風。
“老人家,圣人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云大人如今只是一位修仙者,不是苦城少城主,那慧妃娘娘早已知曉此事,如何與云大人討論家國大事?”
明明是吟詩作對,討論修行一道之事,是私事,竟然扯到了家國大事方面,而對此事深信不疑者,大部分是老者,當年受了云啟之恩,一直銘記于心,才對云啟的行為,為其進行辯護,以提高云啟的作用,從而讓風都領主明白云啟的重要性,重新重用云啟,對于此事,堅決反對,不能讓此歪風抬頭。
“木大哥的話,小子同意,云大人早已不是苦城少城主,這是天下共知的事實,也是我們領主大人親自下昭的命令,那慧妃娘娘是川蜀那一位領主的寵妃,怎么可能對此事一無所知,既然云大人已是平民身份,那一位慧妃娘娘,也不可能與云大人商討家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