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石水皇朝軍隊明白,在神遼大軍圍困之下,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迸發出強大的戰斗力,兩軍“自午至未,力戰百余合”,神遼大軍不僅沒有把這小股石水皇朝部隊吃掉,反而被“殺傷甚眾”。
就在兩軍相持不下,又人困馬乏之時,石水皇朝主力在安審琦的率領下,前來援救皇甫遇等人,神遼大軍抵擋不住,只好向北撤退。
神遼大軍向北撤退之后,石重貴立即安排石水皇朝大軍進行全線反擊,各路大軍在定州集結,然后在北面行營招討使杜重威的率領下,開始北伐。
很快石水皇朝的北伐大軍,就攻占了泰州、滿城,遂城等地,大有一舉收復幽云十六州的勢頭,耶律德光在聽聞石水皇朝軍隊北伐的消息后,立即開始積極備戰,并調集了八萬精銳騎兵,準備從古北口南下,與石水皇朝軍隊決戰。
結果,石水皇朝主帥杜重威偵聽到耶律德光已經有所防備,并且兵力達到八萬的時候,嚇得不敢交鋒,立即帶領大軍開始后撤。
不過,以步兵為主的石水皇朝行軍速度,遠不如以騎兵為主的神遼大軍,很快就在陽城被神遼大軍追上,于是,杜重威不得不下令修建營壘,并以在營地外部署鹿角來抵御神遼大軍騎兵。
杜重威的消極防御,讓耶律德光命令鐵鷂軍放心大膽的對石水皇朝營壘發起了圍攻,同時,耶律德光還派出一支部隊截斷了石水皇朝軍隊的糧道。
就在石水皇朝軍隊即將陷入山窮水盡的困境之時,突然“狂風呼嘯,飛沙走石”,耶律德光也命令部隊借機縱火揚塵以助氣勢,同時還讓鐵鷂軍下馬,變騎兵為步兵,對石水皇朝營壘發起猛攻。
由于杜重威不敢出戰,鐵鷂軍已經開始開始旁若無人的拆除鹿角等障礙物,石水皇朝將士紛紛請戰。
其中在戚城之戰中立下戰功的藥元福建議,神遼帝國一定認為我們不敢在風大時進攻,只要我們以騎兵對彼之步兵,出奇制勝,定能大勝,藥元福的建議,被皇甫遇、符彥卿和李守貞等人認可。
但是,杜重威還是猶豫不決,不敢出戰,于是,這些歷經大戰的將士們,再也不聽從杜重威的命令,自行商定了作戰計劃之后,就開始作戰。
先是藥元福、皇甫遇率精銳騎兵對正在拆除鹿角的神遼帝國鐵鷂軍發起猛攻,然后再帶領上萬騎兵進行從側翼進行“橫擊”。
石水皇朝騎兵突然殺出,讓這些下了馬的鐵鷂軍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進行列陣,就被沖的七零八落。
這時,李守貞帶領步兵拆除鹿角,從大營之內向神遼大軍發起猛攻,神遼大軍潰敗,紛紛搶奪戰馬向北逃竄,甚至耶律德光,都只是搶奪了一匹駱駝,才匆忙逃回北方神遼帝國。
此戰,石水皇朝軍隊取得了罕見的大勝,一路追殺神遼大軍二十余里,八萬騎兵的甲仗、糧食等軍用物資,幾乎全被石水皇朝大軍繳獲。
成德領主杜重威是石重貴的姑父,很受重用,他鎮守成德五年,百姓被神遼大軍擄掠,他不去制止,只顧大肆斂財,轄區內人口凋敝,兩大領地大戰,石水皇朝勝利之后不久,杜重威請求入朝,不久,石重貴調他擔任鄴都留守。
而石水皇朝與神遼帝國交戰,雖然才經歷兩年,但雙方都很疲憊,石水皇朝派使者向神遼帝國求和,神遼帝國卻要求再割讓成德和義武鎮,石水皇朝認為神遼帝國沒有誠意,就不再派使者和談。
至此,神遼帝國兩次南征,雖然神遼帝國可汗御駕親征,但均以失敗而收場。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