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念經,自然就要茹素,原主是皇帝,還在長身體,結果連肉都沒得吃。
太皇太后甚至還時不時的,找機會打罵原主。
原主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本就膽小的他整日里跟驚弓之鳥一般,總是疑神疑鬼。
同時,他迫切地想要擺脫太皇太后。
原主這個皇帝在大臣看來,處處不如先帝貴妃所出的平王,但其實先帝最喜歡的兒子是原主,最喜歡的女人是原主的母妃。
原主的母親和先帝在戰亂中相依為命,那是培養出了深厚情意的,原主又那么像先帝,先帝不喜歡原主喜歡誰
而先帝雖說懦弱,但并不笨,他在位多年,培養了不少自己的勢力,還擁有在太皇太后手下保全自己的豐富經驗。
他的經驗原主都知道,他的人手也都在原主手上。
原主正是靠著這些,在太皇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好好長大了,甚至找機會聯系上了鎮北侯楚廷修,并借由楚廷修,將太皇太后的人馬一網打盡。
就連太皇太后,都被他關進佛堂吃素了。
原主搬走了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塊大石,卻并不輕松,因為從大石下出來的他發現,外面的世界并不美好。
大臣們并不滿意他這個只會念經,連奏折上的字都認不全的皇帝,又有太皇太后一系的余孽在,原主在朝堂上說話壓根沒人聽
更何況太皇太后雖然已經不在,但楚廷修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常年被太皇太后壓迫,讓原主的性子極為別扭,平常遇到讓他不高興的事情,他不敢提出反對意見,心里卻一筆筆的全都記上了。
楚廷修行伍出生,雖然對他忠心耿耿,但平常做事總會冒犯他,在朝堂上見他拿不了主意也會幫他拿,就讓他恨上了。
再加上平王總告訴他,楚廷修是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對楚廷修,就更防備了。
而這恨和防備,在楚廷修想要讓他娶他妹妹的時候,達到了頂點。
原主覺得楚廷修是想要用妹妹來控制自己
楚廷修的權勢已經這樣大,若是他妹妹再成了皇后自己這個皇帝,那還能算皇帝嗎哪天楚廷修的妹妹生下了兒子,自己還有活路嗎
原主最終決定對楚廷修下手,他讓人弄來迷藥,迷倒了楚廷修,又說楚廷修想要行刺他,將楚廷修打入天牢。
之后,因為怕楚廷修的鎮北軍得到消息殺過來救楚廷修,原主還急吼吼的,讓人在天牢里把楚廷修給毒死了,說楚廷修畏罪自殺。
楚廷修死了,原主的日子卻并沒有好過。
朝中那些不把原主當回事的人,原本有楚廷修壓著,原主辦不了的事情,也由楚廷修去辦,但現在楚廷修沒了。
原主面對的,是一個他解決不了的爛攤子,楚廷修的舊部更是恨上了原主。
原主無奈之下,只能娶了楚廷修的妹妹,以此來拉攏楚廷修的舊部,向鎮北軍示好。
原主并不想娶楚廷蘭,但真娶了之后楚廷蘭對原主非常溫柔,原主還得知她跟楚廷修關系不好,再加上她是原主的第一個女人讓原主下意識地親近原主愛上了楚廷蘭。
原主雖然沒用,但皇帝這位置,除了開國皇帝以外,都不是靠才能來坐的,而是靠爹,靠血脈來坐的,此時的人對皇帝,還有天然的敬畏,輕易不敢造反。
所以原主,其實是可以好好當他個幾十年皇帝的。
但他被楚廷蘭毒死了,臨死前,他才知道楚廷蘭一心喜歡的,是他的弟弟平王。
而他死后,也將有平王繼位。
言景則看完原主的記憶,就有點想要罵人。
原主確實挺慘,但他中間其實已經拿到了一副好牌,可他自己,偏把這好牌給扔了
他一有原主的記憶,就已經發現了,楚廷修對原主忠心耿耿,蒼天可鑒。
如果楚廷修真的跟太皇太后一樣,只想要權勢,哪里用得著請來那么多人教導原主,哪里用得著每天來皇宮,給原主講解外面的風土人情,細細地解說那些原主看不懂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