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早就腦補出一個四五十歲,學識淵博的中年文人的形象來了。
結果現在,那人竟然要他們為他作保他們聽錯了吧
“對,你要是愿意為他作保,他便把這本三字經給你,其他墨寶也隨意。”魏掌柜道。
李秀才總覺得這一切太過奇怪“他籍貫可在本縣出生可清白”
魏掌柜嘴角抽了抽“他籍貫就在本縣,出生清白。”言大的戶籍上,明明白白一個“農”。
“我愿意為他作保”李秀才道“不知我能否見一見他”這位大家莫非是沉迷書法,以至于一直沒有去考取功名
李秀才一時間想了很多,魏掌柜卻道“可以,里面請。”
李秀才聞言驚喜萬分,跟著魏掌柜就往里走,結果一進里面的院子,就看到了一個長得非常高大的人。
江南人普遍個子不高,家中貧困的尤其,但李秀才家中富裕,個子不低。
但即便如此,此人也比他高上許多。
這般高大的人李秀才脫口而出“言大”
他以前也是見過言大的,只是當時沒上心,一直到衛凌修的事情出了之后,才了解了這個言大的事情。
這種人,李秀才是心中鄙夷,不屑與之為伍的,當下指著言景則問魏掌柜“此人為何在此”
魏掌柜卻沒理會李秀才,反而看向言景則“秀才公愿意為你作保。”
聽到魏掌柜的話,李秀才等人都懵了。
他們剛才,就只答應了給寫三字經的那位書法大家作保,可沒答應給這個言大作保,而且這言大他需要作保
他要借錢給他作保嗎
“魏掌柜,你此言何意”李秀才問道。
魏掌柜指著言大道“那本三字經,是他寫的。”
李秀才等人“”他們是不是還在做夢,沒有醒
言景則正在和李秀才商量給自己作保的事情的時候,另一邊,他賭場的手下已經和縣衙的捕快一起喝酒聊天了。
對了,捕快屬于“賤業”,他們的后代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免得有辱斯文,不僅如此,他們每年還只能從縣衙領到十兩左右的銀子,養活自己沒問題,但想要養活一家子人就困難了,于是他們往往會想別的法子“賺錢”。
收人孝敬這是小事兒,敲詐勒索也是會干的,去賭場兼職當打手更不是事兒。
就說之前吧,言大就跟他們混得很熟。
東谷縣的縣令姓朱,剛來東谷縣沒多久。
東谷縣這樣相對富裕的縣城,本地鄉紳的權利很大,很多縣官來了,壓根沒辦法管縣衙外的事情,處處受人掣肘,只能按照老一套的規矩做,這位朱縣令便是其中之一。
但本地鄉紳也不會欺壓百姓,百姓好才是大家好所以就算縣令只能按著本地規矩做事,可該有的政績還是有的,該有的孝敬也有,安安分分做上幾年,便能升官去別處了。
可總歸讓人郁悶。
好在,哪怕本地規矩再大,,縣試這樣的事情,還全是由縣令管的。
年后的縣試,就很得朱縣令的重視。
這日,朱縣令正在縣衙里閑逛,突然聽幾個捕快道“言大那個惡霸,竟然專心向學了”
“確實衛家少爺給他講了幾本圣賢書之后,他就發誓再也不游手好閑,而要專心讀書”
“還有這種事”
“這還有假我們東谷縣當真是人杰地靈,縣令老爺更是身懷文氣,竟然能讓言大這么一個惡霸,都開始讀書”
朱縣令家境很富裕,家中還有些本事,所以才能來這么一個富裕的,好出政績的縣城當縣令。
這里唯一的缺點,就是無事可做,太閑了,以至于朱縣令很喜歡聽人說八卦。
那言大的事情,他便聽說過。
他原本對衛志遠其實印象不錯,畢竟這人一直在府城教書,并不給他找麻煩,但最近,他就對衛志遠很有意見了。
自家孩子再有錯,也該關起來門來教育,衛志遠竟然把兒子趕出家門
不過那些跟他無關,他也就看個笑話,順便跟人打聽了一下言大是誰。
那言大不是說一直橫行鄉里嗎現在竟然開始讀書了還有這種事
朱縣令連忙叫來那幾個捕快詢問。
那幾個捕快道“大人,我們也是聽說。”
“聽說那言大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還打算明年下場縣試”
“他近日,都在魏家書店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