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谷縣的縣試由朱縣令主持,正月二十,縣衙出了告示,將考試時間定在二月二十,然后,準備參加考試的學生就要去縣衙報名了。
言景則早已做好準備,也了解了流程,第二天,便帶著衛凌修和那三個與他們一同作保的學生,去縣衙報了名。
報過名,他直接帶著衛凌修住到了魏家書店。
他們家中雖然有書,但并不多,想要學習還是在魏家書店比較好。
更重要的是,魏掌柜極力相邀,甚至愿意包他吃住。
至于魏掌柜為什么愿意這么做,當然為了他寫的大字
魏家的書店可不止東谷縣有,府城以及其他縣城也是有的,這樣的書店里,若是能掛幾幅名家的書法作品,可以引來很多讀書人駐足
而言景則雖然不是名家,他的字卻一點都不輸于名家
年前魏掌柜送了言景則寫的一幅字到本家去,結果就被本家的家主親自接待了,還讓他設法多弄幾幅字
言景則現在已經不愿意給點錢,就給人寫字了,魏掌柜就找上他,請他住在書店后院,每日包吃住,這樣來求幾幅字。
言景則欣然同意。
他對魏掌柜的印象,還挺好的。
原主確確實實是個混混,剛從衛家出來的時候,衛凌修名聲也不好,魏掌柜愿意讓他們抄書,留他在書店抄書的時候也沒有防備他,可以說非常友好了。
不僅如此,魏掌柜還拿來一些書籍的注釋給他看。
這年頭流通不便,出書困難,一些文人注解了某本書,若非對自己有極大信心,是不會出版的,就算出版也只會出個幾百本,普通學生根本買不到。
就連趙秀才這樣的窮秀才,這些魏掌柜拿出來的注釋,也看不到買不到。
言景則是很感激魏掌柜的,他全都看了一遍,取其精華,然后寫了一些給衛凌修看。
此外,當然也要督促著衛凌修背書。
兩人報名過后,就那么臨時抱佛腳,抱了一個月,這些日子甚至都不出門,也就只有李秀才等人找來過來的時候,與他們探討一下學問。
最初言景則的學識遠比不上李秀才等人,李秀才是想要與他交好,才主動上門,為他解答一些疑惑的,但半個月后,言景則便也能為李秀才解答一些疑問了。
他過目不忘,理解能力又強,學識的增長是非常驚人的。
而面對他這樣一個人
李秀才所在的李家,還有魏掌柜所在的魏家,都給他送來了一些諸如往年的府試試題,還有他們家族的秀才事后默寫出來的答卷之類的東西。
這些東西,普通家庭的人是根本接觸不到的,也就只有出過很多讀書人的大家族才有,言景則要是沒有如今這天分,讓人覺得需要向他示好,也肯定沒機會見到這些東西。
便是衛凌修,之前都不曾見過這樣的東西。
言景則和衛凌修埋頭苦學的是好,衛凌修和言景則兩個人要參加縣試的事情,也流傳開來。
東谷縣的人,大多不信。
衛凌修要參加縣試正常,言景則言大改了這個名字,他們一下子都叫不出來了就言大這人,他們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他還很小,就搶別人家孩子的吃食,后來長大了,更是做過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這東谷縣多少人怕他
就這樣一個人,竟然要參加科舉
“說笑的吧言大要是能考科舉,我也能”
“都這么說聽說言大是個天才”
“言大如果是個天才,我兒子肯定也是。”
普通百姓這么想,衛家人更是這么想。
衛老太太就恨得咬牙切齒的。
衛凌修的母親當年就不把她當回事,后來衛凌修的舅舅,更是當面罵她,她對這孫子,那是一點好感也無。
這孫子不像她兒子只像她兒媳婦,她兒媳婦名聲還不好誰知道這是不是她兒子的種
“他弄出這許多流言來,定然是不甘心,還想回來”衛老太太道。
因著最近很多人都說,衛凌修被趕出衛家是衛太太的手筆,衛太太近來日子也不好過,但她在人前,又不能像衛老太太這樣說話
衛太太道“娘,你別生氣”
“我能不生氣他竟然還要去參加縣試他是不是想丟盡我衛家的臉”衛老太太道“聽說他還要帶著那言大一起去不行你們找人,去攔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