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上木村。
一眨眼,言景則穿越來上木村,已經整整兩年。
同時,上木村的竹制品,也已經打開了銷路,鎮上的供銷社里,就放著很多上木村的竹制品。
竹制品的價格并不貴,但上木村多了這么一樣收入,卻也讓村民在這兩年年底分錢的時候,多了些錢。
大家伙兒多了份收入,對言景則和顧家人的態度便好起來,而顧家的生活,更是肉眼可見地變好。
這天一大早,言景則從床上起來,就親了身邊的顧明修一口,親完了覺得不夠,又來了第二口第三口。
顧明修真的越來越好看了
顧明修的親爹,那可是一代代改善基因之后的地主家的俊兒子,顧明修的母親雖然是個后面娶的村姑,但也是村姑里最漂亮的,顧明修的相貌其實很出眾。
但他之前營養不良,又整天下地干農活,不管是氣質還是相貌,都大打折扣。
現在就一樣了。
養了兩年,顧明修白了很多,個子甚至長高了一點,腰背也挺拔了,又天天跟著言景則讀書如今的他,完全就像個城里人。
顧明修睜開眼睛,笑瞇瞇地看著言景則,眼里滿是幸福。
他覺得自己真的太幸運了,竟然能遇到言景則。
這兩年的生活,是他有記憶以來,過得最幸福的兩年。
以前他從來都是被虧待的那個,現在他卻成了家里最受偏愛的人。
兩人起床的時候,早餐照舊已經做好。
顧玉蘭和顧玉仙每天都會早早起來做飯,言景則和顧明修兩個人卻會起晚這倒也不是他們懶,實在是他們睡得晚的緣故。
言景則每天晚上,都會給顧明修開小灶,多教顧明修一些東西,另外他們兩個可是有夜生活的
其他人都早早的,七八點鐘就睡了,但他們兩個人少說也要九點十點才睡,自然做不到早起。
言景則起來之后,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端了水杯去外面刷牙。
顧家以前是沒人刷牙的,整個上木村,就沒幾個人會刷牙,但言景則來了顧家之后,就開始盯著他們刷牙,以至于顧家人的牙齒,現在是全村最白的。
言景則刷牙的時候,顧玉蘭正在喂家里的四只雞。
村里家家戶戶,養雞的數量按人頭算,每人只能養半只,當然,真要只有一個人,那是可以養一只的。
顧家五口人養了三只,言景則一個人一只,他們總共就有了四只老母雞。
這兩年家里情況好了,雞吃的也好了,只要不是冬天,早上去雞窩里看看,基本上都能摸出兩三個雞蛋。
顧家早上照舊喝粥。
現在是公立九月,地里的番薯還沒收,他們家糧食又夠吃,喝得也就是白米粥,蒸架上還蒸了咸菜和昨晚上剩下的肉皮燉黃豆。
老黃豆泡軟了加一點骨頭豬皮什么的紅燒,就是一道大菜了,因為價格不貴,顧家時常吃。
言景則坐到桌邊,就看到桌上有兩個煮熟的雞蛋。
他拿來剝了,一個放在自己的粥碗里,一個放在顧明修的粥碗里。
他和顧明修兩個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人一個雞蛋,只有家里的雞多下了蛋,或者有人拿雞蛋來換東西,其他人才有機會吃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