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藤蔓?是這次從美國運進來的那些種子?”李國寶忍不住問。
他豎著耳朵聽了有一會,十分之好奇,之前可沒有說過那廣告墻要弄成這么花團錦簇的,要這么說應該跟環境署再要一筆錢才對...咳!
一想到這他就感覺自己被李一鳴給帶壞了......
“嗯,那邊要讓設計師做點設計,其實我也不太懂這里頭有哪些注意的......反正原則就一個,不能浪費,雨水可以供著那些花草植物,用藤蔓是因為它們長得快,這次有一種上面還會結果子,......”
“弄得這么好,那回頭拆了不也是浪費嗎?”李福兆在那邊開口了。
李一鳴瞥了他一眼:“誰說要全拆,該拆的地方拆下來,這么有紀念意義完全可以拍賣,剩下的作為周邊景觀不就好了?”
“......”兩人一時無語,心中又是感嘆又是暗罵:這些碎磚你也要拍賣?你當這是秦磚漢瓦嗎?不過這小子肯定能做到,就不知道到時自己家里是不是得主動挑兩擔回去擺著......
好在電話又響了。
李一鳴飛快又拿起,聽了一會就知道是李志遠:
“嗯,說吧,就我告訴你的說法,他們什么時候打錢?嗯,你查到錢后再告訴他們。”
啪地放下電話:“三井的人找上李志遠,開始問我的情況了。”
李國寶抹著汗:“那我們早點去?”
“早什么,總得等人回來。”李一鳴搖搖頭,突然又伸手,正好電話響起。
“嗯?哪位?嗯,”
“香江現在印刷廠數量有三百四十六家,有一半都是不太景氣的。”李國寶搬了把椅子坐在邊上跟著李一鳴看資料。
“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不景氣就會去做盜版,然后被走私集團利用,往年因為報業發達,大家又習慣看紙質書,所以他們才建這么多廠,可以說產能過剩比較嚴重。”
“嗯......”李國寶一眼看紙,一眼看著李一鳴的側臉,不知道他接下來又要說什么。
“接下來,免計劃報紙出來之后,香江的報業應該就沒這么景氣了,至少要關一半以上的報社,這些廠......”
李一鳴在紙上飛快地打著勾,“這些可以收購起來,組建一個印刷集團。”
李國寶心頭一熱,嗯嗯有聲:“那個是用免基金公司入股?”
李國寶說得含糊,其實就是那個意思,這些免計劃提攜的小破廠被整合起來之后,全都可以冠上集團的稱謂,再送進股市里圈出一大筆錢。
之前說過李一鳴這方面無需出資金,只要把業務注入這些廠,就可以白占三成的股份,行話稱為保護費。
當時李家叔侄存著的其實只是一些馬屁心思,而現在看來,當時那話在李一鳴看來實在是個笑話,這小子哪需要你們幫著入股,他自己就可以拉人做事...看看這不是,人家都是直接拿出全港的印刷廠名單來打勾的......
六級管理工和四級管理工的最大區別,或許就在于這眼界,李國寶心中暗暗感慨,李一鳴做的事,那已經不像是企業行為,那是把企業社會一把抓,連坑帶騙連消帶打層層疊疊彎彎折折繞著圈,最后就是一個目標——國富民強!
聽到李國寶說入股,李一鳴也只是很平淡地應了一聲:“就這么入吧,具體怎么操作你們看著辦。”
李國寶輕輕哦了一聲:“我本想搞交叉執股,比較不容易被......”
“你們那些隨意,我這部分就簡單點,太復雜看不懂。”李一鳴淡聲說道。
李國寶馬上就懂了。
李家的資產累積近百年,體量相當龐大,他自小就開始學習企業管理知識,更是經常研究各國家族企業的管理方式。
但他最多就也是研究到曰本的商社模式,美國家族財團模式,而李一鳴這種,他已經不知道如何命名了。
根本像是無所謂控股權似的,......原來是因為這個,應該是擔心那些中央首長們看不明白這里頭的彎彎繞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