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2站來電記錄,這是6603站來電記錄......”
“6612站來電......”
“嗯......”林明一份份看過去。
情報工作總是忙碌的,號稱東方卡薩布蘭卡的香江,每時每刻不知道有多少奇怪的事發生。
所謂66,這不是光為了圖吉利,實際上指的是臺情局66年在香江新編制的情報站代號,從01到12,遍布香江。
這些站已經有些年頭了,也許再過些時間,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會撤號,甚至會重新打散重編。
這三十多年來,香江濠江一直都是情報工作的重地,三軍未動情報先行,只是近年以來,美國人減少了對臺的支持力度,島內反攻的聲音也已經變得微不可聞,余下的也只是偏安一隅的想法。
去年中英簽下協議,香江前途已定,再加上江南案的影響,軍情局老大身受牢獄之災,整個系統人心惶惶,好在美國人并未因此而斷了與這邊的情報分享,此次情報來得更是及時。
林明端坐如鐘,耳畔電話時時響起,手下也是不斷匯報,濠江本地情報組,香江的情報站,都會傳來最新的信息。
半晌,負責監控東亞銀行那邊的小組派人回來,順便送來報紙。
“東亞銀行那邊已經排起長隊,雖然有看熱鬧的,但買那免計劃的人也是不少。”
中校情報官朱恭訓簡單說道,他身邊的女子把幾份報紙放在桌上。
“這報紙已經脫銷了,我們買到的是別人手上的。”
“意料中事!”林明又輕輕撥著串珠,嘴角似笑非笑,他在等著更多的消息。
“站長,看樣子,他們這招挺有用啊!”張勁夫輕聲說道。
“哼,”林明嗤笑一聲,“虧本生意,他們愿意做就做,我們也去買,買了之后再去退!”
“退還得讓他們賺一塊,這......不是便宜了他們嗎?”張勁夫問道,他也是看清那申請表的,以他的身份,自然對大陸發的那些小東西不會感興趣。
林明瞇著眼,語氣淡然:“香江那邊呢,退是不劃算的,買了就買了,一年年看著他們當褲子也是個樂子。濠江這邊呵呵~”
“站長為何發笑?”張勁夫一臉無知的表情湊趣問道。
林明瞥他一眼:“你們覺得這濠江彈丸之地,能湊出百萬黃金會員嗎?”
“不能,濠江三十萬人不到,想要人人都買三四份,那怎么可能......”張勁夫說道。
“未必啊,我看那計劃,對那些普通人家還是頗有吸引力的,......畢竟......那些東西價格遠超會員費。”朱恭訓有些遲疑,他是看到現場的。
“靠著普通人家,濠江能湊三五十萬個黃金會員,但一百萬黃金很難,所以他們才用破案這辦法......”林明打斷手下的話,接著幾聲冷笑。
“所以還不是當年抄家分田打土豪那一套,濠江土豪是誰,不就是何馬崔這三戶人家,所謂百萬,大頭還是攤在這些人上。這段時間...哼哼,大陸無非是借機敲打這些人罷了,可惜,恐怕由不得他們開心了,......”
林明輕輕撫著手串,悠然自得地看著窗外:“人無信不立,他們敢用這個案子當借口弄去的錢,回頭還得加錢給人吐出來!”
“......”
“也不知道是哪個傻子做的計劃,免計劃愚不可及啊!”林明哈哈笑了兩聲,轉過身來。
“站長說得是!”
眾人亦是同時笑得開懷。
林明拿起桌邊上放著的那厚厚一疊報紙,隨便翻看了幾頁就放了回去。
香江濠江兩地的報紙這里都有,昨天的晚報上就已經有小報登出了東亞銀行發行大陸免計劃的報道,到了今天,更是鋪天蓋地全都是相關的文章和評論。
大公文匯的報道不算很多,《明報》的立場較為中立,標題無非就是平鋪直敘地說《東亞銀行發行免計劃引人搶購》,而東方日報和星島日報,而那些親臺報紙這次居然也沒有呼吁市民不要買那免計劃,最多就是找人來分析一下這計劃是如何虧得厲害,......
“難得眾口如一啊!”
林明掃了幾眼上頭的新聞,笑得很是陰沉。
近年大陸改革開放拉投資,情報工作的活躍度不減反增,現在送過去不少投資客人人都要經過情報局的約談。
只不過目前這你來我往的多半是埋線拆線的小打小鬧,與大局無補無益,功也不在眼前,但此次這件事......對于這邊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想到此事,林明再次沉下臉:“時勢維艱,諸君都知道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而唯有忠義血性者方能擔負此神圣偉大之使命。說不定破局關鍵就在你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