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看風景去了?”李福兆搖頭低聲嘀咕。
李建國異樣地看了他一眼,抬頭看向艙外那片海天,有些出神,過了一會才笑道:“很好看。”
這李建國也是個滑頭,李福兆搖頭苦笑,一肚子想說的話不知從何說起,看著李建國手中那張紙:“我能看一下吧?”
李一鳴手里頭出來的東西,必然是好東西,如果不看一眼,他不甘心。
李建國猶豫了一會,沒聽到兒子的反對聲,也就遞了過去:“行道樹方案,之前就有了,現在可能改善了下。”
“來香江后改善的?那......簡體字我有些不太習慣......”李福兆瞇著眼,看著紙張,發現上面遠不止剛才李一鳴說的那些東西。
這張紙上幾乎像是個生活區的規劃。
那廊道看起來也不是花園里做景觀的東西,邊上那支撐架上還有各種帶功能的結構,另外隔一段距離就有個“公共廁所”的小格子。
“這邊上還要鋪軌道?”李福兆輕聲問道。
“嗯,那天看過太平山纜車,一鳴覺得還不錯,”李建國探了下身子看上面的解釋,“不過不是放火車,是改造的自行車,可以連在一起騎。”
李福兆失笑:“這個倒真是有內地的風格,人力車嗎?”
“是啊,我們都是講集體的,自行車也多,小范圍的話,這樣成本應該比較低。”李建國盯著那行小字,兒子寫著軌道方案待定,“軌道也不是要求那么高。”
李福兆有些奇怪:“人力車為什么要在軌道上跑,外頭不是更自在?”
“有組織有秩序總是更好的。”李建國想了下給出自己的答案,以他對兒子的認識,這應該是比較接近正確答案的。
李福兆若有所思了點了點頭:“但這樣裝不了多少人吧,我看內地城里那么多人.....”
“小范圍用,縣城之類的,也不全是這樣子,車子也可以從軌道上拿下來,反正不是火車那么重。”李建國含糊應了一句。
“這種算是市政工程了,雖然是小范圍,點多的話看來也挺大的,”李福兆對照著紙張想像著以后要建的中國城。
“確實,不過總是要做的。”李建國看了眼李福兆,“一個國家要做的事很多,不過路是天天要走,就很重要了。”
“確實事很多,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李福兆點了點頭跟著感嘆,目光不離李建國,“對吧?”
“呵呵......”李建國看著這老頭,他哪知道什么叫治大國如烹小鮮,只能笑了笑,“我也不清楚。”
聊天止于呵呵......最討厭就是不清楚!
李福兆悶悶低頭,手指自紙上滑過:“這種方案是沒有申請專利的,就得看政府愿不愿意投入了,通常是說說別人就懂,......畢竟花費還是很高的,內地城市都這么改造的話......”
李建國嗯了一聲,抬眼看了外面一下:“花費還好,大部分是人工,另外種了果樹每年還有收成。”
李福兆看著李建國:“那果子不會被人亂采?”
“這個就要管理了,適當采摘一些也沒什么,反正都是給人吃的,不過還是會定個規矩加強教育,這個很容易的。”李建國說道。
李福兆訕訕一笑:“那天一鳴好像說過給市民提供傘的事,現在這樣子似乎也不用帶傘了。”
“也不光是不用帶傘。”
“還可以做廣告?”
“唔......”李建國猶豫了一下,他也不知道如果在內地做成這樣是不是應該放廣告,“宣傳欄應該是有的。”
這家伙好像說不太明白啊!李福兆整了整衣袖,撐著腿站了起來長長嘆了口氣,搖晃著要跟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