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考慮到......交通......”李建國猶豫了下,他也不清楚要考慮到什么,不過他去過的地方,只要有河,城市往往都是沿河而建,而且兒子對那什么“漢江奇跡”很有興趣,大概是覺得以后縣城必須也是把河道利用好。
貝聿銘倒是點了點頭:“這也挺合理,就是建設區會變得很長。”
“長不要緊,只要有路就好。”
“唔,......”
“另外,這里有個問題,這里問竹子替代鋼筋可不可行......”貝聿銘看著李建國。
“因為工程量很大,鋼筋會比較缺,不過南方有很多竹子,......”李建國看看邊上的馮秉芬,“我記得年輕時,有見過用竹子當鋼筋用的,就是不知道這種能扛多少年。”
貝聿銘笑了:“當然有,而且用得好的話,幾十年也是沒問題的,花城有個培正中學,其中有座老樓不但是樓板,連梁都是用竹筋混凝土做的,現在仍是好好的。”
“那就是可以了?”
“當然不是說隨意來用,不能放下就好,得像鋼筋一樣布局,甚至要編網。地基和樓板也是不一樣的,這里頭講究很多!”
貝聿銘拿起筆,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了起來,“你看,像這樣,而且選竹最好也得有些講究。”
李建國點點頭:“那麻煩貝先生幫我們把標準定下來,注意事項還有搭蓋的流程。”
馮秉芬清咳一聲:“聿銘,這些是當教材用的,我們必須認真些。”
貝聿銘瞄了眼那邊立著的攝像機,點點頭:“這是當然,不會胡弄,......原本這種建筑擔心的是防震強度,但既然有了那管子,倒不用擔心太多了,防火倒是要更加注意些,......建中你過來!”
貝聿銘叫過兒子,把這事交給他。
李建國扭頭看看馮秉芬:“鐵道可能也得用這種,可以省點鋼材。竹子長得很快,南方各種竹子都有,而且會竹子加工廠也容易建。”
“這些設備我來采購。”馮秉芬干脆地說道。
“其實已經安排了。”李建國笑了笑,“到時看看夠不夠。”
“是咩?”馮秉芬摸著下巴,“可惜水泥少不了,另外鐵軌也少不了,水泥廠雖然可以建,但耗電巨大,我看內地也是缺電得很。”
李建國點點頭:“現在都在安排,而且我們可能會重新設計火車,比現在的輕的。”
“哦?”
“支線的火車可能可以輕一些,不用那么重,甚至可以用汽車發動機來拖。另外鐵軌可能也不會一樣了。”
“鐵軌也不一樣?”
“嗯,現在是一根,可能會試一種波浪形的。”
“波浪形的?”
李建國比劃了一下:“就像是土路車走多了,就有兩條坑道,我們可以直接做這種軌道,然后什么車都可以在這上面跑,只鋪這種軌的話,比建公路成本要低。”
馮秉芬抬頭想了想,有些明白了:“哦...倒是很有意思,建國,其實說到鋼材,內地如果少礦,我們可以從海外買來,澳洲鐵礦很多,如有必要,我們可以在那里買礦直接煉鋼。”
“木頭的話...東南亞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