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同志,這個樣書......好了”
李一鳴放下電話,拿起王俊生拿過來的一疊樣稿。
這里是香江觀塘,眾鑫發印刷廠的辦公室。
這個之前的假幣工廠,按著一鳴同志的要求,工委會派駐專門的小組在這里辦公。
現在已經成為了香江工委會的一個外部據點,對面那大樓里頭某辦公室也是一樣,硬生生從別人手里搶來,到現在已經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一個小組二十個人,有在機器邊上的,有在外頭車里的,保衛工作情報收集,連印刷設備他們也會用。
現在這些機器就在隆隆作響,不過印的不是假幣,而是一份叫作《人與社會》的周刊雜志,還是創刊號!
能印假幣的工廠,機器的質量一定是最好的。
王俊生是管宣傳部的,對于印刷這方面可不陌生,但對于這上面的內容他就滿滿的陌生和震驚——
什么時候我們內地的銀河機已經強大到這個程度還可以算地震了?
還因為算地震燒毀了芯片?
這事應該是國家機密吧!
…...
這樣的一份周刊,仍然用的是跟以前那些一樣的“筆記書”制法,大量的空白,看似很費紙,字數也不多,但價格卻悍然標上了20美元這種高價。
王俊生是副部級的干部,但就算是他的收入,一個月也就能買兩本,再多買一本他就得喝西北風了......
可如果......
如果真能大量往外賣,那這原來的假鈔廠以后又變成了真正的印鈔廠了,做得還是正經的生意。
問題是,這內容可靠嗎?
王俊生滿身的冷汗。
嘩!
嘩!
李一鳴一頁頁翻過去,輕輕搓著紙,發出嘩嘩的聲音,像是捏著厚厚的鈔票。
王俊生默默看著他,剛才他在機器邊上守著,看了一些內容。
地震時間地點都有了,然而,這次預報的理論依據寫得有些模糊,只提到使用了內地僅有的,耗費上億美元的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
但因為機器芯片承受不了太大的計算量,發熱過高導致整機報廢,后續計算工作采用了大量人工方式...多名科學家熬白了頭發還吐了血!
接著往下就是大量的防震及震后建設的建議性內容,最后是連續十幾頁的參考書目:
《張衡作品集》
《齊民要術》
《九章算術》
《神農本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