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何五也匯報了,也是李一鳴弄出來的,什么疫情什么拒收,然后又是把布弄到千家萬戶去加工,......
可謂是城中十萬戶,萬戶縫內衣......資本主義的香江給社會主義內地搞加工,還用的是包產到戶的模式,但還沒正式開始,可以推一把,也可以叫停。
“加工費聽說有點高啊!”見李建國點頭,陳去接著搖搖頭說道。
“這...”
未等李建國解釋,他又道:“我們知道這個事對于那邊社會有好處,有利于過渡......現在也是敏感時期,看得出形勢越來越有利。”
“所以不是說方法不好,就是這賬啊......”
他拿起杯子吹吹浮葉,呡了一小口,放下杯子:“還有那別的什么,衣服、鞋子、各種日用品......我們怎么算都有很大缺口......”
李建國很認真地看著陳去:“我知道,他也知道,有算過,夠!”
“夠?”
“絕對夠!”
李建國繃著身子,滿滿誠懇的眼神,表情依舊堅定,仿佛回到當初偷吃了烤地瓜面對著老劉的質問之時。
王真把面前的滑過桌子,笑道:“地下找的東西不能賣吧,那光賣這些書真的夠?”
…...
“那...能不能挖?”盧平小聲問。
他跟周正來這邊,李建國在那頭。
兩邊雖然有聯系,可真的不是很頻,而且這上行下行也不是一個步調和速度。
所以也不是很清楚那邊的情況到底如何,只知道國家確實在做配合行動,各地都在動。
只可惜,似乎還沒達到一鳴同志的標準,他的標準為什么那么高?
周正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著什么心事。
“想怎么挖?”李一鳴反問道。
“肯定不能隨便就挖開,拍個紀錄片,按著考古來?以后做點文章?”盧平試探著回答。
發回來的資料可沒說要怎么挖,既然讓李一鳴過目,肯定得尊重他的想法,如果李一鳴說不行,那肯定就不挖了,現在問的是想怎么挖,那基本就算是同意了。
周正看看盧平:“做什么文章?”
盧平示意邊桌上的那些書:“寫點書來賣,感覺題材挺好的,以后還可以拍電視,......”
周正微微點頭,盧平同志很有進步,所以看來,確實真得多弄些同志在一鳴邊上工作一段時間。
李一鳴看了眼兩人,頭似點非點地動了下:“想法不錯,...思路不夠全面,深度也不夠。”
“......那應該怎么做?”
“按我分析,這發現原本應該是中日聯合考古隊的,......”
“......”盧平周正略微吃驚,“怎么會?”
李一鳴表情冷淡:“不用奇怪,小鬼子快把我們這當他家地盤了,什么都要找他們合作,我們沒必要讓小鬼子插一手,....另外這么大的功,也不可能算到挖地那些人身上。”
挖地?
哦對,那些人確實只能算是挖地,這用詞可見李一鳴確實是有不滿的。
盧平眼皮微跳:“那算誰的?”
李一鳴筆一頓抬眼,表情很是嚴肅:“這個重大發現的功勞,必須屬于加木同志。”
什么?
兩人同時一驚。
再看李一鳴,已經低下頭,似乎又專注在寫他的樂譜,這是讓自己兩人思考的意思了。
周正盧平連換了幾個眼神,凝神細思了一會,算是大概弄懂了李一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