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多忙一會,以后國家就會更輕松。”李一鳴喝光杯中水,遞給盧平。
盧平幫著去倒。
電話響了,李一鳴接起聽了一會:“找個給球打氣的打氣筒,一起拿上來吧。”
放下電話,看著盧平:“我們坐在這個位置上,不累是不可能的,你不累,別人就得累死。”
盧平遞過杯子,隨便瞄了眼電腦:“這樣直接通訊,真的很方便。”
“對,各地用這種方式,連寫信都省了。”李一鳴接過杯子看了看,放在桌邊。
“那要很多電腦了。”
“也不一定要那么多,一個點一個信息中心就可以了,也不是非得讓每個人天天在這上面跟人聊天。需求這東西人人都有,但得合理,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盧平笑了笑,一鳴同志這話說得,你跟李建國說話都沒幾個字,真要聊幾天也聊不完。
“也對,主要還是通訊,我們現在縣這一級都有電話局,至少也是千門的,這樣的一條線讓出來掛著,也沒多少成本。”
李一鳴淡淡一笑:“所以很多單位就得精簡合并,不然排線就麻煩。”
“最重要的是供銷體系?”盧平試探問道。
他現在也習慣了李一鳴這口氣,反正是準備重新布局整個體系的,為了更科學更合理。
李一鳴點點頭:“確實是,我這么安排并不是因為我爸是這單位出來的,而是跟社會生產組織的核心有關,我們最終不就是生產和消耗嗎?生產點搞好了,后勤其實就是保障,保障生產的幾個要素不要缺失。”
盧平想了想,點頭:“就地生產,就地消費,減少運輸,這確實應該這樣。以前部隊最困難的其實就是后勤保障,能打贏都是因為生產搞得好。”
李一鳴看看他:“當然,這過程里頭,肯定會有人員調整,不適合干這事的人堅決調走。”
“有問題的人...”
“用勞動去改造,賠償國家損失。”
“報告!”
兩個戰士出現在門口,一個背著那個怪包架,一個手里拿著打氣筒。
“進來。”
李一鳴看著其中一人身上掛著軟軟的東西:“這是可以幫助人搬東西更輕松的設備,你解下來,給他穿上。”
手指盧平。
盧平好奇走過去,穿上那個背架,估摸了一下,不知道多重,可能有五斤,這玩意可以幫助我提更多東西?
肩膀上有兩個彎,帶著帶子連到背后,下面大腿也被類似的東西扎著,不緊不松。
“打氣。”
兩個戰士趕緊給這東西充氣,已經找到氣眼了,藏得很隱蔽,被一個東西擋著。
盧平感覺整個背架變得硬了起來,后背有點厚厚的,大腿也被繃緊了,整個人感覺挺拔了許多。
“可以了。”
李一鳴輕聲說道。
盧平摸了下肩帶,剛才還能感覺到里頭有硬片。
“試一下這個。”李一鳴指了下他那個盛冰的大桶。
盧平愣了下,這桶連水得有一百斤了,他要是年輕時還好,現在讓他去提,說不得就會閃了腰。
但李一鳴這么說,他當然沒法拒絕,走過去,彎腰,抓住兩個邊耳,往上一提,居然比較輕松地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