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這次來深城,一路上已經明顯感覺到了變化。
先是航班減少,原本白云機場民航業務是非常繁忙的,現在原來的航班都已經取消,公開的理由是飛機都需要大修。
現在要騰出很多運力來調配重要物資。
機場已經重新軍管,候機樓已經騰出一大片區域,這里將會作為華南區的臨時指揮中心。
中央直接采用了李一鳴的思路,利用機場的便利性,迅速鋪開網絡,花城原來還有個天河機場,那里是軍用的,但現在已經堆平蓋起了體育中心。
信息中心也是李一鳴給的方案。
一級警戒標準,數十臺電腦、十幾部電話傳真,成片的打印機還有復印機,幾乎就是京西賓館那個的翻版,這里的人員是從四號營地培訓上來的。
隨員中的一部分很快加入了其中。
周正來到在李一鳴昨天工作的辦公室,這里守衛森嚴,里頭透著奇怪的油墨味,桌子上整齊地碼著資料。
有整整一疊都是這幾年引進外資的合作方案,最上面一份是81年粵省與香江合和集團簽的高速公路合同復印件,一個紅叉相當顯眼。
周正嘴角抽動了下,這件事他并不知情,但八一年已經簽的合同到現在還沒有開工,說明上面的爭議很大,現在李一鳴又打了叉,這件事肯定是做不成了。
隨手翻看了幾下,結果也不奇怪,讓人家來建設,要出讓很大的利益,承包經營三十年,征地兩萬八千畝。
“報告!市內快運線已經鋪通。”
“去看下。”
快運線是個很敷衍的名字,其實就是路上灑秸稈,秸稈上鋪鋼軌,這其實是李一鳴軌道入鄉村龐大計劃中的一小部分。
早年廣深鐵路還只是單線,前年開始進行復線工程,現在已經整地什么的工作已經完成。
李一鳴直接就把現在的工程底子給用了。
從深城到花城鐵路局的所有備用軌都被用到了這上面。
花城機場的破爛停機坪上都已經鋪進了三條軌道,車子也準備好了,一個個箱子被搬上了平板貨車。
低平的底板,又寬又長,邊上立著欄桿,有的放著貨,有的站著人,車頭車尾都有發動機帶的動力和駕駛人員。
這樣的車子,速度非常快,但聲音卻沒有火車那么吵,甚至連尖銳刺耳的摩擦聲都很少。
周正注意到車子的輪上有個不斷滴水的小桶,水直接就流到了鋼軌上:“那個是水吧?”
隨行的人員很小聲地說:“這是為了減小摩擦力,也能減小輪子和軌道的損耗。”
周正點點頭,瞇起眼看了看天:“接下來的天氣怎么樣?”
“看樣子都會是晴天,現在九月底,往年這半個月都不會下雨。”
難怪李一鳴連個頂都不配,周正也是好笑。
更好笑的是車上擺著的居然是凳子,這也簡陋得沒邊了。更好笑的是去年才拆去進入花城市區的鐵路,現在又鋪了這么丑的,不知道有些人看了會怎么想。
有人遞過來口罩:“首長,風很大,要求戴上。”
周正看了眼,雖然他不怕風,但要求如果是李一鳴提的,他當然得戴。
車速真的很快,但很穩,風也確實挺大的。
“今天從花城去深城出境的,也都是坐這個車子?”
“是的,他們是從火車站那邊上車。”
“哦...”
周正點點頭,那就是說,這些人都能看到這條路,當然,老美的衛星或許也能看見,以為中國又修通了一條鐵路干線。
再一打聽,就知道是跟礦山挖煤一個路子,結論就是中國總體還是落后,就跟他們已經有的認識是一樣一樣的。
這些人戴著這些白口罩坐在車上,總有人會看到,傳來傳去再加上昨天的新聞,說不定就會說哪出了什么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