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連連擺手說不能不能,誰都能,唯獨你不能,因為你從小是圣子長大是圣僧啊。
向問就說,楚禪宗最興盛的時候有兩萬多座寺廟,被譽為幾百年不見一個的神僧少說也有一兩百個,這家寺廟有一個,那家禪院里也有一個,你怎么知道他們是不是沒喝過酒
老翁說我不知道,我也不認識他們,我認識你,他們愛怎么樣就怎么樣,但你不能做錯事。
向問又問為什么,賣酒的老翁糾結了半天回答一句因為酒不是什么好東西,喝酒會讓人犯錯。
向問又問如果一個人因為喝了酒而鬧事,失手打死了人,那是酒的問題嗎
老翁說當然是,就算不全是也必然有一部分是酒的問題。
向問再問如果一個膽子特別小的人平時連話都不敢多說,看到有人落水他喝了一壺酒后膽子就大了然后跳下去救人,那這是人的問題,還是酒的問題
老翁愣住。
向問還問那你說,酒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
老翁不知如何作答,但還是決定不給他酒喝,因為和尚,就不能喝酒。
向問也不要了,就坐在他家門口不走,一坐就是足足三個時辰,從日中到天黑,老翁眼見著大街上沒人了,他又確實拗不過這位幾百年不見一個的圣子神僧,于是偷偷舀了一勺酒給他。
向問并沒有什么開心不開心的表示,但他只喝了那一勺之后臉就紅了。
老翁就說,你也喝了,快走吧,被人看到了不好。
向問說,你是賣酒的,誰喝了你的酒你都不該說酒不好,你可以說連棲山禪院的大和尚都喝過你家的酒,因為你家的酒而破戒。
老翁嚇得連連擺手,說大和尚你自己想破戒,我幫你瞞著,你快走就是了,我不提起,你自己也千萬不要提起,我們就當沒發生過,誰也不告訴也就誰都不知道。
向問很認真的問他“老丈,你替我瞞著不告訴任何人,這是好心還是壞心呢”
老翁說我當然是好心啊,我要是壞心何必這么麻煩
向問說好心,不該堅持不給我酒嗎
老翁徹底愣住,然后怒了“你這和尚怎么能如此多事我不給你,你就一個勁兒的要,我還不給,你就賴在這里不走,我給了你,你又埋怨我不是好心”
向問說你不要著急生氣,其實我還騙了你。
他取出來一些銅錢放下說我帶了錢,我騙你說沒帶錢。
他把錢留下,老翁茫然的看著他,忘了自己剛才說了些什么,也忘了自己剛才在生氣。
向問又問了他一個問題“我騙了你,還喝了酒,連破了兩個禪宗戒律,那你覺得,我還是一個好和尚嗎”
老翁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個什么陷阱里,腦子里來來回回的都是好人好心好和尚這幾個字,偶爾也會出現壞心壞人壞和尚這幾個字,他無比糾結,良久之后,他還是堅定的點了點頭說“你是個好和尚。”
向問平靜的說了一聲謝謝,沒有再問為什么,因為不管為什么,應該都和他撒了謊與喝了酒無關。
他感覺自己得到了什么答案,但這個答案讓他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不開心。
此時此刻走在月色下的沙漠里,大和尚還是沒有做到心如止水。
在他是棲山禪院圣子的那些年他沒有心如止水過,在他成為堂頭和尚又被人稱為神僧之后他依然沒有心如止水過。
他把那串念珠留給葉無坷,換了葉無坷的這個無事包,是因為他覺得背上這樣一個帆布袋,光著腳走在沙子上,應該就能和葉無坷一樣快樂了吧
小孩子的快樂。
是的,他得到了,這沙漠只有幾十里,快樂就短暫,就好像小孩子其實只有那幾年,五六歲之后的快樂都可能要學會看臉色。
他其實知道,念珠換無事包只是一廂情愿,換一個說法才準確,哪怕他留下了念珠,但偷就是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