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羅飛了解到,死者叫楊小兵,十三歲,是二中初一的學生,是昨天晚完晚自習回來時在回來路被殺害的。
父母都是絲廠員工,因為昨天晚兩人都是的夜班,所以根本就不知道兒子楊小兵一整晚沒有回來。
直到早有熟悉的村民在菜地里發現了楊小兵的尸體,第一時間通知了楊小兵的父母和派出所。
刑警隊其他的同事也陸陸續續來到了案發現場。
沒多久楊美他們這邊完成了對現場和尸體的檢驗和勘察。
“死者身有兩處明顯的傷,一處是死者右腦勺處遭重擊造成凹陷,這是造成死者死亡的真正原因第二處就是兇手割掉了死者的生殖器官,我們在現場同樣沒有找到死者的生殖器官,結合鄭彬那件案子,我們懷疑死者的生殖器官被兇手割下后拿走了。”
“還有,根據死者尸體尸斑情況,死者死亡時間應該是昨天晚十點左右,跟死者完晚自習回家的時間是基本吻合的。”
“除此之外,我們在菜地旁邊的小路發現了死者的手機和書包,以及在地采集到了一大一小兩組鞋印,小的那組鞋印我們通過對比,是受害者留下的,大的那一組鞋印我們懷疑是兇手的,因為在死者尸體旁邊,我們同樣發現了那一組鞋印,所以死者應該是在那里遭到了兇手的襲擊,這那是第一案發現場。”楊美說著會指了指右手邊菜地旁的小路。
“根據案發現場發現的那組鞋印大小以及鞋印在菜地里留下的深淺,我們推測兇手身高應該在175左右,體重在130斤下。”
“兇手用于割下死者生殖器官的兇器跟鄭彬謀殺案一樣,應該是一把帶有尖銳端的銳器,類似匕首一樣的刀。”楊美繼續道。
在聽完了尸體檢驗和現場痕跡勘察結果報告,再結合兇手的作案手法,基本可以確定鄭彬案和楊小兵案的兇手是同一個人。
隨后大家一陣討論分析。
如果說之前大家還懷疑死者殺人是因為因為感情糾葛帶來的仇殺,那么此刻關于這種懷疑基本沒有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孩也談不什么感情糾葛。
此時大家的推測都比較傾向于兇手殺人,就是為了受害者身的生殖器官,當然也有人提出一種可能那就是兇手連續殺人,其實是給警方扔的煙霧彈,誤導警方視線的,兇手真正的目標只是其中的一個,甚至可能下一個受害者才是兇手的目標,兇手用這種方式來混淆視聽,掩蓋自己真正的殺人動機。
討論分析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最終趙東來進行最后的歸納總結,并拍板決定鄭彬案和楊小兵案,兩件案子并案調查。
隨后趙東來有序安排各小組進行調查。
一組的主要還是繼續之前沒完成的排查任務,楊小兵一案讓大家更懷疑兇手殺人就是為了受害者的生殖器官,既然這樣,那么對于那些沒辦法生育或者是生理有問題不舉的人進行排查那就非常有必要了。
根據兇手在現場留下的鞋印,兇手身高1米75左右,體重130斤下,根據這一線索,羅飛幾人對之前還沒有排查完的資料又進行了一番篩減。
之前羅飛他們三個還剩下二十分資料,除了兩份是白河鄉的,有十八份是田石鄉的,可是經過一番篩檢下來,符合犯罪嫌疑人特征的就只剩下了五個,一個是白河鄉的,四個是田石鄉。
楊肅他們也對剩余的資料進行了篩檢,只有八個是符合犯罪嫌疑人特征的。
午十二點,羅飛他們從寧江縣這邊出發,先是去的白河鄉排查了白河鄉剩下的最后一個嫌疑人,可惜對方依然不是要找的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