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斌見此告辭道“這些天晚輩在此著實受用不淺,日后要有機會,還望能再向洪師傅請教。”
“可別來啦我手里這點東西都要被你鬧完啦,哈哈哈哈”
洪館主笑著打趣道,然后收斂神色道“我這里廟小,留不住你,日后要有事幫忙,招呼著一聲。”
說著又是抱拳一禮。
王學斌也是鄭重回禮,然后轉身出門走去。
洪館主站在門前一直目送王學斌遠去。
洪館主弟子好奇的問道
“師父這是誰啊”
洪館主隨口回道;“這是人家孫老前輩嘞高徒。”
“咦都是那人傻錢多嘞武癡王啊,也沒看出哪特傻啊”
洪館主聽到這話回身踹了徒弟一腳,罵道“傻你傻了人家都不傻,他今天使嘞功夫是我兩年前教他的。”
徒弟一聽委屈到“他在了不起不還是找您學拳,有啥呀”
他師父聽到徒弟的話,嚴肅地說道“以后包說這種話,人家兩年時間把洪拳練成這,將來遲早是一代宗師。”
徒弟聽到這話嚇了一跳“這么夸張”
洪館主瞥了徒弟一眼說道
“兩年前人家來嘞時候雖然禮數周到,但明顯傲氣內斂。
你師父我不想招惹孫門嘞麻煩,教了他一招半式打發走了,沒想到區區兩年時間,變化這么大,看來孫老爺子過世對他影響不小。”
王學斌不知道他們師徒的這番交流,如果知道的話,他肯定會反駁到“我現在就是宗師。”
沒錯他現在就可以稱為宗師。
師傅過世后他又重走了一遍練武之路,整整一年,他從基礎從新練起,從馬步到站樁,從抖大槍到挽劍花,一點一滴的體會武學中的玄奧。
明晰了郭云深大師所講的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
無論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是易骨、易筋、洗髓或者明勁、暗勁、化勁,各種說法不同,其實本質無二。
第一層功夫,將渾身形成整勁,把單純揮拳擺臂的發力方式改成一套以力從地起、以腰帶跨。以肩帶肘,以肘帶拳的發力邏輯,在這個階段力大者勝。
第二層功夫,將明勁的發力邏輯練成條件反射,能夠不假思索的快速反應,這是打的每一拳都會帶上寸勁,這就是暗勁,但是這樣發力靠的是爆發力,難以持久,所以這個階段力巧者勝。
第三層功夫就上升到哲學的層面了,每個人的性格習慣不同,打出的拳法也不盡相同,這時需要把學來的拳法加以斟酌,把拳法改動的更適合自己使用,這就是化勁。
有人喜歡進攻,有人喜歡防守反擊,有人喜歡截擊,不同的拳法適合不同的人。
到了這個層面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宗師了,他所練的拳也是自成一派了。
前兩個層面通過練習還能達到,第三個層面只是比拼思想,就只能看運氣了,運氣好的一朝悟道,運氣不好一輩子就卡在這里了。
而對于王學斌來說,他是敗也現代,成也現代。
當初因為現代社會的影響,他只把功夫當成一種運動。
按部就班的練習,絲毫沒有自己的思想。
現在他帶著師父的期盼,一步一步從新練起,每一招每一式都參照自己喜歡的發力方式修改,而現代社會的環境與思想成為了他最好養分。
他練成的那天,水到渠成的成為化勁宗師。
他練武有成后,又從新去各個武館去交流,還是同樣的步驟,先奉上厚禮和拜帖,只不過這次他開始和人交手。
半年時間連打八十三場,無一敗績,但也無一勝績,全部是平手結局,而且用的還是對方教的拳,半年時間他的外號從武癡王變成了武平王。
武癡王只是表示他是一個姓王的武癡,但武平王卻是指他以武稱王,隱隱有天下無敵的意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