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里,大家都放肆的醉了一場,這段時間大家的弦繃得都很緊,今日難得放松一下,都醉倒了。
王學斌不飲酒,指揮著幾個下人幫忙收拾了一番,幾個沒有喝多的女俠,也幫著照顧了一下喝醉的男人們。
王學斌把他們一個一個送回臥房,囑咐下人們看顧周全,然后回到書房,正準備總結一下經驗教訓,然后看看能不能想想辦法,擴散到金國全境。
這時,一位下人敲響了王學斌的書房,王學斌收起自己寫的東西,起身開門問道
“怎么還沒休息”
下人將一封信遞給王學斌說道
“官人,王將軍的親信來信了”
王學斌接過信封,檢查了一下,封泥完整,打開一看,信得字跡非常潦草,但也將將能看得清。
“觀瀾老弟,吳曦自立蜀王,我軍即日發兵潭州,軍令自樞密院而出,禮部送達,朝廷恐有求和之意,賢弟早做打算”
王學斌接到這一封信宛如當頭一棒,敲得他腦袋發蒙
“d,應該是二月自立,現在才十月”
良久,他回過神來,知道事情已無可挽回,必須早做準備。
他返回書房,拿出鉛筆和本子,隨手亂劃拉起來,仔細的考慮接下來的路,坐在書案前,一個又一個的想法提出,反駁,想法慢慢明晰起來。
吳曦原本是應該二月自立的,但是王學斌這里動靜鬧得太大,金國得知吳家的人花大價錢買了一大批物資,但卻遲遲不宣布自立。
金國也急了,整個前線糜爛的越來越厲害,其他幾個戰場也快陷進去了,吳曦要是再不自立,金國前線就該崩潰了。
于是金國派使者前去逼迫了一把,無奈的吳曦只得在一切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宣布自立。
此時的吳曦就是一個繡花枕頭,表面光滑,內里全是稻草,但是宋朝朝廷對這種事太敏感了,迅速調兵駐防,害怕再來個陳橋兵變。
至于金國,沒關系,還有個元蒙牽制,一時半會打不進來,大不了再割地賠款罷了,大宋有的是錢
而兩國和談的結果就是,王學斌即將被暴露在兩國視線之下。
原本兩國交戰,各出手段,無可厚非,但是此時兩國談和,那他們的存在就是雙方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王學斌可是非常了解老趙家窩里橫的傳統。
如果他們一伙人的頭顱作為和談條件,能讓大宋少出幾貫錢的話,老趙家絕對會開開心心的斬了他們的頭,腌好了送到金國,絕不帶半點猶豫的
一夜未眠,第二天,王學斌讓下人把所有人全部叫到了中堂,所有人都還沒有從興奮地余韻中回過味來。
大伙期待的看著王學斌,等著聽候下一步的任務,期待著做出更大的成就。
王學斌看著大伙興奮的表情,沒有猶豫,拿出了一份名單,沖著大伙說道
“各位還記得這個么”
“記得”
這是他們簽字畫押的投名狀,每一個人都簽過,王學斌帶頭簽的。
“記得就好”
說著王學斌笑了笑,將他扔進火盆里,其他人奇怪的看著他,只有少數聰明人發覺事情有些不對。
將投名狀一把火燒了干凈,王學斌拍了拍手說道
“我們輸了,朝廷準備議和,若是再待下去我們都會成為替罪羊,所以趁現在朝廷還未反應過來,各自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