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廚師來說,最難的不是做菜,而是不知道做什么菜。
就像一個學霸,給他一張卷子,他能輕輕松松的拿到滿分,給他一張白紙,他只能給你畫個蓬松的頭發。
一百位評審來自世界各地,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不一樣,眾口難調可不是說著玩的,想要取悅所有人非常艱難。
這時候就要看廚師的取舍了,到底是激進一些,做一道所有人都喜歡的料理,還是保守一些取悅一部分人,另一部分戰略放棄。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到了這一步,支撐臺上的廚師前進的力量已經不再是榮譽或者金錢了,而是心理的驕傲,食神只有一個,為什么不能是我
“他們在干嘛啊”
“怎么還沒開始啊”
“不會是聽題聽傻了吧,不就是一道主食么我上我也行”
觀眾們看著沒有動靜的三位廚師,漸漸喧囂起來。
臺上的三人沒有理會觀眾席的喧嘩,而是在認真的觀察評審團的成員,作為最頂級的廚師,他們的驕傲不允許他們退縮。
三個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路,憑借自己的能力,打破味蕾的隔閡,爭取所有人的票數。
幾位評委也猜到了他們的想法,對著鏡頭解釋道
“作為廚師,永遠不能向味道妥協。
想當年黃敬臨先生在宮廷當廚時,不少人貶損川菜“只會麻辣,粗俗土氣。
可是黃先生從未向味道妥協,苦心思慮,終于創造出川菜經典菜品,開水白菜,一掃我川菜積郁百年的冤屈,這才是一個食神應有的氣魄”
終于,川菜師傅率先動手了,上前取了大米、糯米、江米、黑米,又取了一堆果仁蜂蜜之類的,讓工作人員支起了大鍋大屜,加水燒了起來。
“百寶飯”
王學斌在下面看得清楚,川菜師傅做的是百寶飯,百寶飯其實就是八寶飯的變種,吃起來甜香軟糯,比八寶飯的口感層次要豐富一些。
這是一種取巧的做法,因為味道比較單一,不是甜就是咸,障礙會少一些。
甜與咸是唯二不會有味覺壁壘的口味,無論哪個國家,糖和鹽都是離不開的調味品,單純的甜或者咸是不會有任何障礙存在的。
但是臺下的一百位大眾評審可都是被美食熏陶了好幾天的人了,要是單純的甜或者咸是無法打動著一群饕餮的。
臺上的張天揚也動了起來,他取了低筋面粉、各種蔬菜、谷類、菌類、肉類、雞蛋,回了操作臺,開始和面。
“熱水雞蛋這是準備做燒麥了”
評委看著張天揚的和面手法,猜出了他的打算。
“同樣是蒸食,燒麥的味道多取決于餡料,看著張師傅準備了這么多蔬菜,很明顯就是準備做不同餡料的燒麥了”
做這種帶餡料的美食確實是一種好辦法,不同的餡料就是不同的味道,可以做出適合不同人口味的料理。
王學斌看著臺上發著呆,心里默默的揣測著他們的思路,同時還在思考自己的方案。
“要是施主參加比賽的話會做什么呢”
夢遺大師的問題打斷了王學斌的思路,他也沒有在意,想了想,回答道
“我最擅長的,大鍋菜,煮一鍋,白菜豆腐粉條,加上其他什么亂七百個人而已,不難”
夢遺聽見著任性的方案,笑了
“這是不是有點兒戲了,施主出的題不是主食么”
王學斌搖搖頭說道
“我出題的目的是因為這些大眾評審們餓了半天了,希望臺上三人能夠做一些量大管飽的東西打發他們罷了,比賽結果已經定下了”
夢遺大師的表情沒有一絲意外。
沒錯,這一次要晉級的人已經定下了,不是別人,就是張天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