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以身作則,百姓效仿君王,在這個時代是常識,這一常識鐫刻在每個人的腦海里,就像是一個思想鋼印一般。
已經潛移默化,深入人心了。
為什么
因為君王與貴族是社會的主流,他們的一言一行就是社會評價的標桿。
效仿君王與貴族就是這時候主流的價值觀,就像后世里人命關天一樣。
在沒有人提醒的情況下,他們無法意識到百姓還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就像后世不理解為什么資本主義世界里錢比人命重要一樣。
但這只是沒有人提醒,一經提醒,人們頓時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另一種觀點,有如此的騷操作。
看著一臉驚懼的鐘陽,王學斌沒有繼續說下去,選擇了點到即止。
集權制度是最適合當下的,王學斌雖然不是特別喜歡,但大庭廣眾之下,他不會由著自己性子來。
現在這個時代沒有民主生存的土壤,生產力低下,教育不普及,文化思想并不統一,若是強行民主,只能讓天下回到周朝,得不償失
“好了,先生請入坐吧,日后若是有機會,你我再詳說緣由,請吧”
說完,王學斌伸手邀請鐘陽就坐,鐘陽也是渾渾噩噩的坐回座位。
鐘陽心不在焉,臺下的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一些聰明的人,聽的出王學斌的言外之意,身上汗毛炸立,滿是冷汗。
貴族淪陷了,這位又開始想著挑釁君王,這才是真正的狂人啊
儒、墨、楊朱,三家業已淪陷,只剩下法家一門申不令戰戰兢兢的坐在那里。
王學斌目光掃過,申不令身子一顫。
他真沒想著上臺論政,他只是來找王學斌求教的,沒有想著自己會成為王學斌揚名的祭品
沒錯,就是祭品
梁子正還好,只是被貶斥了一番,雖然受些屈辱,但是問題不大。
元宗連人帶學說從此不會在被任何貴族接納。
鐘陽的學說更慘,別說接納了,不用他都得防備著,他們若想實現政治主張,恐怕只能找
想到這里,申不令看了笑瞇瞇的王學斌一眼,連忙站起身,雙手一禮,躬身說道
“先生有禮了,學生才疏學淺,所知甚鄙,不敢與先生爭鳴,還請先生宣教”
王學斌定定的看了申不令一眼,不愧是法家學子,權謀之術看的比較透徹,猜到了王學斌的目的。
王學斌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法家有韓非這個大牛在,用不著算計這個學子。
王學斌走到臺前,長袖一揮,背在身后,看著眾人朗聲說道
“今日我點評了三家學說,均為我一家之言,至于法家,當日稷下學宮我與法家韓非有過一番言論,韓非新作未出,我暫且不予論述。
現在,哪位士子有疑,盡可提出,我等交流一番”
王學斌話一剛落,一人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抬手一禮,躬身拜倒,誠心問道
“先生,我魏國昔日乃天下霸主,國富兵強,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般地步,不知哪家學說才是強國之要,懇請先生解惑”
王學斌看了看拜倒在自己面前的龍陽君,信手一揮,令他站起身來。
站起身來的龍陽君顧不得其他,連忙再次行禮,以示恭敬。
魏國淪落近百年了,今天要是能從王學斌這里得到答案,付出什么條件他都愿意。
看著為了家國拋棄一切的龍陽君,王學斌心里也十分感慨。
他能感覺到龍陽此人對家國的一片赤誠,為了家國,龍陽可以忍受一切委屈,心下一軟,搖頭嘆道
“自三家分晉以來,強國有七,你可知道他們強大的根本原因”
臺下一片寂靜,目光注視著王學斌與龍陽君,無論是龍陽君的忠誠,還是王學斌的博學,都令他們心折不已。
龍陽沒有在乎其他人,雙眼殷勤的盯著王學斌,若是早知道王學斌有這般能耐,他拼的一死也要讓魏王招納此人。
索性,現在還不晚。
“鄙人不知,還請先生解惑”
說著,龍陽君的頭垂得更低了。
王學斌看了看他,終究沒有隱瞞
“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