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國士以待
就是你把國家重要權柄交給我,我必然會為你做出應有的貢獻
是公平,是對等
戰國是一個權詐的時代,什么空口白話都沒有實際行動實在。
這也是禮崩樂壞的原因。
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有的就是實際,就是白紙黑字
不相信任何虛言,自然就不在乎任何虛禮。
在蔡澤看來,秦王這番虛禮并沒有什么意義,還不如許以高位,賜以厚祿,這可比禮賢下士管用多了。
“大王,此事不妥,明日還是讓臣去迎接此人吧,大王位尊,不宜輕動。”
秦王自然明白相邦的顧慮,搖了搖頭,鄭重說道
“此人手中有寡人所欲之物,將于求人,先下于禮,王觀瀾此人確有神異之處,寡人親自迎接,算不得折損顏面”
蔡澤一聽此話,心下好奇,直接問道
“不知大王所欲何物”
秦王聞言,微微一笑,看著蔡澤反問道
“蔡相可知,這王觀瀾游了幾國”
蔡澤聞言直接說道
“此人應是自齊國出發,一路之上”
說著,蔡澤想到了什么,頓時驚嘆道
“大王思慮深遠,實是臣所不能及,有大王在,一統天下,就在眼前啊”
秦王聽著蔡澤的奉承,昂頭笑道
“一統天下哈哈哈哈”
秦國行館,善柔三女坐在一旁行功,王學斌抱著一部商君書,細細品味著。
在他對面,紀嫣然坐在那里發呆,雙目呆呆地看著王學斌,不知想些什么。
良久,王學斌看完一卷書,隨手放到案幾上,伸了一個懶腰。
王學斌動靜不大,但也足夠驚醒發呆的紀嫣然了。
她緩過神來,看著王學斌,起身到了一碗水,遞了過去,隨口問道
“先生品閱著商君書,可有所獲”
王學斌隨手接過陶碗,喝了一口,點頭說道
“不愧是商君著作,確實深刻雋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治世之典”
商君書是商鞅留下的著作,原書二十九篇,后世只留下了二十五篇,書中所闡述的均是法家治國變革的思想,很合王學斌胃口
“先生怎么評價商鞅”
紀嫣然生長在魏國,那里的人們對商鞅此人評價并不高,她也很好奇王學斌的看法。
王學斌聞言站起身來,撇了一眼假裝修煉,實則偷聽偷看的三女,搖頭說道
“商君此人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舉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紀嫣然聞言來了興趣,再次追問道
“先生何處此言要知道,商鞅此人就是死在自己所立之法上,先生不覺此法太過嚴苛么”
王學斌聞言一口干掉手里的水,將碗放回桌上,笑著問道
“你可知,法是什么”
紀嫣然搖了搖頭,一臉疑惑。
王學斌走到窗邊,看著夜幕中的秦王宮,感嘆說道
“法其實就是一把劍啊”
“劍”
王學斌回身看著詫異的紀嫣然,點頭肯定到
“沒錯,就是劍”
a
a
a
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