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此言就有些荒唐了,大王即位月余,先生可曾聽聞我秦國朝政有何滯塞之處
只是沒有先生的指點,朝臣心中終歸是沒底,畢竟先生攪弄六國風云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王學斌淡淡的看著呂不韋,輕輕的搖了搖頭。
“你可知諸位朝臣為何不尊秦王”
呂不韋聞言寬慰的笑了笑。
“先生久不在秦國,許是聽到了什么謠言,我大秦從來上下一心,何來不尊大王之言
若是朝臣不尊大王,那我大秦早就亂了,先生客居趙國,可曾聽聞過秦國有亂象”
王學斌長嘆一口氣,搖頭說道
“尊駕不必在某這里饒舌,秦國局勢,某比尊駕了解的多”
說著,王學斌也站起身來。
“當年昭襄王聽從王某諫言,將朝臣分為文武,軍不干政,政不干軍,以此宗權”
“秦國自此文武分立,想來尊駕也是知道的”
呂不韋沉默了,他看著踱步的王學斌,凝重的點了點頭。
王學斌沒有在意呂不韋的表現,繼續說道
“自文武分立以來,文臣以蔡相為首,唯王令是從,武將以虎符為要,不見虎符,不動軍,你可知曉”
呂不韋又點了點頭。
王學斌回過身來,看著呂不韋說道
“當今秦王即位,攬權無可厚非,罷免蔡相,任尊駕為相邦,可尊駕身為幸進之臣,功不足配位,再加上秦王得位不正,何以取信朝臣”
呂不韋衣袖下的雙拳攥得緊緊的,他看著王學斌,一字一頓的說道
“若無先生之令,我滿朝公卿豈會做出這般大逆之事先生究竟是秦國之臣,還是那六國亂政之輩”
王學斌看著面無表情的呂不韋,搖頭答道
“王某既非六國之徒,也非秦國臣下,只是有感于昭襄王的氣魄,助他成事罷了”
“至于這朝臣”
王學斌袖手一振,高亢的說道
“若無王某助言,你當滿朝文武為何會依律理政”
呂不韋聽聞此言,心沉到了谷底,若王觀瀾所言不虛的話,那他對秦國的影響,絕度超乎自己與秦王的想象。
“我當為何,原來是先生從中作梗”
“怎么先生想再演齊田舊事”
齊田舊事指的是齊國田氏代齊一事,齊國原本是姜尚姜氏封地,齊王為姜氏一族。
齊桓公時,陳國公子完逃亡齊國,被齊桓公收留,這公子完就是后來的齊王田氏之祖。
田氏扎根與齊國后,經過數代人的謀劃算計,最終得以把攬朝政,在將齊姜一脈排擠屠戮干凈之后,最終廢了齊康公,實施了篡位之舉。
因為田氏歷代的耕耘,齊國上至朝臣,下至民心,皆以被田氏一族收攬,因此田氏代齊一事并未引起國中反對,田氏也如愿順利登臨齊王之位。
呂不韋此時提及此話,就是想要試探一下王學斌,探一探他的心思。
若他有御極之意,滿朝文武絕對會瞬間倒戈,尊王以抵觀瀾,若他沒有御極之意,那就讓他說服朝臣,以示誠意。
無論是那個結果,對于呂不韋和秦王來講,都是有利的,畢竟是商人,不會做虧本買賣,他到要看看著王觀瀾如何言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