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差遠了”
“呂不韋身為秦國相邦。他的大節是什么”
王學斌沒等趙政回答,直接說道
“國之相邦的大節應與國家利益統一,國家利益就是自身利益,這是大節
你仔細斟酌他目的,再看看他的身份,這叫大節無缺”
趙政聞言,湊了過來,舉著絹帛,皺眉問道
“師父,這呂不韋所言俱是為秦王開解,為了求取師父的幫助,秦國相邦為秦國拋卻尊嚴,這不正是忠之所在么”
王學斌掃了一眼絹帛,搖頭說道
“這呂不韋縱橫商海多年,通過自己的運籌當上了秦國相邦,你覺得他是易與之輩”
趙政聞言微微遲疑,隨即搖了搖頭。
王學斌見此點頭繼續說道
“既然不是易與之輩,你又怎么確定他所言皆是發自真心”
“這”
趙政聽到這話,不由抬起頭來。
王學斌伸手蓋在趙政的頭上,擼了幾下。
“不要單純通過言語揣摩性格,要結合他的目的、行為、結果綜合判斷”
“他的目的是取代為師,掌控朝臣,以此來掌控朝堂,攝取權利
他先是好言哄騙,但為師在秦國有諸多眼線,戳穿了他的騙局,此計失敗。
在他得知為師與秦昭襄王的情誼之后,立馬變為一派忠臣做派,想要借此取信為師,但是為師早就知道他的底細,直言戳穿
他見此計不成,只得涉險,開言威脅,但他不知先君早將秦軍托付于我,威脅只是笑話,只能再次改變策略。
苦言哀求是他最后的選擇,是失去一切主動權之后的無奈選擇。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徹底,完全拋卻尊嚴可能獲取更多的利益,那就毫無保留的拜倒在為師身前,絲毫不在乎自己顏面”
“你說他貪權戀勢不假,但你說他忠于秦王,那就值得思量了”
趙政聽完王學斌的話,眉頭擰成了一團,有些懷疑的看了看師父,壯起膽子問道
“師父,這呂不韋不是還想讓您回國主持朝局么
若您回國,那這呂不韋豈不是什么都撈不到,他若不是忠于秦王,豈會說出這般言語”
王學斌聞言笑了,看著有些畏縮的趙政安慰道
“無須如此做派,有主見是好事,有問題大膽問出來就是了,要記住,可以不認同別人說的話,但一定要捍衛別人說話的權利”
趙政聞言,精神抖擻了不少,小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情。
王學斌見此,笑著打擊道
“你的言論單獨看來沒什么問題,但問題在于秦王”
“為師手握大秦兵權,注定與秦王水火不容,一旦為師回到秦國,必然與秦王發生沖突,屆時朝臣必然面臨陣營選擇,要么選擇為師,要么選擇秦王
為師終究是外人,朝臣哪怕在不情愿,也會選擇秦王陣營
。再加上為師受過昭襄王的信重,為了秦國大局,必然退讓,這呂不韋便可借機成為秦國最具權勢之人
。其中算計,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說的清的”
趙政與元宗聞言皆是震驚不已,元宗為人純善,不通陰詭之道,趙政畢竟年幼,沒有什么歷練,二人還從未見到過如此精絕的算計。
他們心中的陰謀,不過是面善心惡,耍弄耍弄小伎倆罷了,這種你或許會賺,他永遠不虧的計謀,真正是打碎了他們的認知,對三觀進行了一次重塑
二人聽完,反應也是不同,趙政面色慎重,但未曾排斥,元宗皺著眉頭,一臉厭惡之色,二人的性格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元宗只想著以后要有所防備,防止自己落入算計。
而趙政心中所想,卻是自己將來要擁有師父這樣的能耐,不僅要能一眼看穿呂不韋這樣人的心思,還要有反制的能力。
這一切王學斌都看在眼里,心中滿是欣慰。
他讓趙政思考這個問題的目的,就是為了重塑他的觀念,讓他明白,自己以后接觸的人、事都是什么樣的層次。
讓他明白,以前那些玩鬧伎倆從此離他遠去,他將正式步入這權詐的時代,開始攪弄屬于他的風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