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斌一聲大吼,將眾人駭了一跳。
“此次伐秦之議,乃是君上與楚國申君合同發起的
你來告訴我,為什么打”
說著,王學斌雙目看向龍陽,長袖一揮,讓出中位。
“請魏國龍陽君登臺,為在下解惑”
一時間,內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龍陽上。
只見龍陽神沉靜,雙目緊緊盯著臺上的王學斌,緩緩站起來,邁步走向臺上。
“本君魏國龍陽,此次伐秦之議,確是本君所起”
龍陽君來到臺上,拱手向諸位一禮,緩緩放下雙手,看向王學斌,揚聲質問道
“觀瀾先生”
“王某在”
“觀瀾先生要本君為尊駕解惑”
“確是如此,只有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王某代表秦國赴會,現如今卻不知諸國為何伐秦,不知問題所在,自然無法做出解答
王某此行,意在止戈,為天下計,還望龍陽君不吝賜教”
“哈哈哈哈”
龍陽君看著面色誠懇的王學斌,仰頭肆意的笑了起來。
“王觀瀾就是王觀瀾,區區三言兩語,就為我山東六國打上了無道之名,尊駕這張金口,能敵我六國百萬雄師啊”
龍陽看著一臉哀切的王學斌,口中不住的感慨。
要論對王觀瀾的了解,天下無人能出龍陽之右
要論他對王觀瀾的觀感,欣賞敬佩中,還夾雜著一絲微妙的感。
說不清,道不明
二人份數敵國,但是都是對事不對人之輩。
為了國家,他們會敵對,會你死我活。
若是有一天,國仇不在,他們無論之前經歷過多少你死我活的斗爭,再次相見,談天說地,煮酒飲茶,不會有絲毫掛礙。
以他對王學斌的了解,此人一不是空談之輩,二不是怯戰之人,此番言論,若不是為了霍亂軍心,那就是為了師出有名了
或許,兩者都有
“君上此言何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六國有道,何須恐懼王某這張嘴若六國無道,君上怕的,可就不止王某這張嘴了”
龍陽聽著王學斌的話,不撫掌贊嘆道
“觀瀾先生果然厲害”
“先生不解六國伐秦之因,說實話,龍陽也不解”
“這”
臺下眾人聽到龍陽的話,不由泛起陣陣議論聲。
“哦君上怎么會不解”
“龍陽確實不解”
龍陽長袖一振,前跨一步,面向臺下,揚聲說道
“龍陽不解,我魏國到底哪里做的不到,竟讓先生如此記恨
離間我王與信陵君君臣之誼,霍亂我魏國朝政
龍陽著實不解,楚國與先生有何仇怨,先生支持李園與申君作對,弄得楚國民不聊生
龍陽著實不解,趙國與先生有何仇怨,趙國一地,竟有四股勢力從中作亂,架空趙王,恣意橫行,匪患叢生,生靈涂炭”
“啊,這”
趙雅聽著龍陽君的喝問,不由驚呼出聲。
她也是王學斌霍亂趙國的工具,她也知道王學斌在趙國還有其他勢力。
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堂堂趙國,竟然被王學斌滲透的如此厲害,想到這里,她不由冒出一股冷汗。
四股勢力,架空趙王,她是其中之一,那另外三股呢
細思恐極
想到這里,趙雅不由向臺上望了一眼。
王學斌察覺到有人在看他,微微側目,正巧對上趙雅的視線。
二人對視,只看的趙雅汗毛炸立,她分明從王學斌的表里,察覺到一絲莫名的笑意,莫不是龍陽君的表現,也在他的算計之中
想到這里,她連忙低下頭,收攝心思,不敢再胡思亂想。
趙雅在臺下思緒紛紛,龍陽在臺上滔滔不絕,談起他對王學斌的懷疑,簡直數不勝數。
“不僅魏、趙、楚三國
山東六國,那個國家不在先生的荼毒之下艱難求存
齊國田單之亂,韓國王儲之亂,燕國游俠之亂,那一場動亂背后,沒有先生的影子
先生問龍陽為何召集六國伐秦,實話講來,龍陽確實不知,若詳詢其因由,想來這是上天借龍陽之手,予先生的報應吧”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書請留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