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化成對此早有準備。
從劉五話中透露出來的訊息,隱約可以與紙人張的話對應上。
劉化成當年丟官回家,果然是因為在任期間出了差錯,帶了一個殘缺不全的厲鬼尸身回到劉家,不知依靠了什么方法鎮壓鬼物,但最終鬼物復蘇,在他壽宴的時候大鬧宴席。
“當時壽宴是在劉氏宗祠附近擺設的,就是如今要飯胡同那一帶那時要飯胡同還不叫這名字。”
“文昌路”
趙福生心中一動,問了一聲。
劉五就連忙點頭
“對對對,就是叫文昌路,要飯胡同是后面才改的名。”
她沉著臉
“你確定”
“確定確定。”劉五雖說不知道她為什么重視這個問題,但他不敢怠慢,連聲答應
“這文昌路也是有來歷的,劉家的這位老爺當年是在朝廷任職,做了很大的官,他從小聰明,考中了舉人,如同文曲星下凡,所以那條路因此而得名。”
說完,他又恭維道
“近些年萬安縣不少人都不知道這個名字,大人果真是見多識廣,可見是真心實意為了我們萬安縣的百姓辦案子。”
文昌路。
趙福生沒有理睬他的討巧話,聽到他確認了文昌路就是要飯胡同的前身之后,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氣。
卷宗內的資料上記載著當年劉家鬧鬼的地方是在文昌路,如今四十年后,要飯胡同再次鬧鬼。
她去尋紙人張,想從他口中探聽資料,聽他一口篤定的認為這兩樁鬼案實則是同一樁時,曾心生懷疑過。
畢竟雖說鬧鬼的都是與劉家相關的地帶,可四十年前的卷宗上鬧鬼的地方是文昌路,而如今鬧鬼的則是夫子廟那一帶的要飯胡同,兩個路名截然不同,興許其中會有什么詭異。
但此時劉五的話與卷宗相互驗證,解開了她心中的疑團,令她不安的心暫時松了些許。
“大人,文昌路有什么不對嗎”
劉五覺得她神情似是有些嚴肅,膽顫心驚的問了一句。
“沒事,你接著說。”
趙福生心中對他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她前往縣衙求助,萬安縣的縣令看似臨時授命,為她找了個趕車的差役,但這差役又恰巧與四十年前劉家鬼案的劉化成有沾親帶故的關系,且恰好他的祖父就是當年鬼案的見證者。
趙福生有些不安的想這未免太巧合了些。
她也知道自己這樣太過多疑,可這是一個陌生的時代,她手邊沒有可用、可信的人。
死而復生后,圍繞在她身邊的人無論范氏兄弟、張傳世亦或是紙人張皆是居心叵測之輩,若是疑心不夠重,恐怕最后連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劉五不知她心中所想,聽她催促,便應了一聲
“噯。”
鬼怪出現之后,百姓嚇得膽顫心驚,紛紛奪路狂奔。
可鬼禍已經發生,舊文昌路一帶便出現了鬼域,大家被困在里面,根本出不去。
“反倒因為胡亂奔跑亂了套,不少人接連身死,整個劉家內外到處落滿了腦袋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