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喀喀的牙齒碰撞聲逐漸消彌,武大敬重新抬起頭來,他一張老臉如同水中撈出一般,眼睛都找不到焦距。
趙福生很有耐心,再問了一句
“武立人年紀多大了他爹與你從小一塊長大,武立人年紀應該在三、四十歲吧”
“武、武立人”武大敬劇烈收縮的眼瞳逐漸穩定,許久后他眼中才重新對焦,似是這才聽清楚趙福生說了什么話般,連忙應答
“是、是、是。我今年六十七,武立人四十一了。”
說完,他畏懼的看了龐知縣一眼,龐知縣深怕自己再出聲干擾了趙福生問話引來問罪,此時目光都不敢與他對視。
見知縣老爺沒有責備,武大敬膽子稍大了些,又道
“他爹比我還大幾歲,那會家里窮,討婆娘晚了,三十出頭才有他的。”
趙福生點了點頭,再問
“你說武大通發財后衣錦還鄉,立即給兒子討了幾房姨太太,莫非在此之前武家子嗣不豐”
“是不不不,武立人那會兒有三個”他說到這里,眼中露出迷惑之色,后面又十分肯定的道
“是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孩子是武大通的大”他說到這里,似是有些不大確定,想了半天,才期期艾艾道“小、小兒子。”
他的這個表情實在怪異得很。
武大敬自稱與武大通從小一塊兒長大,雙方曾互相稱兄道弟,且兩人同住一村,村子又不大,彼此知根知底的,此時提起武大通的后人,竟似是記不清楚的樣子。
“到底是大兒子還是小兒子”趙福生皺眉問。
武大敬有些不安的再想了想,接著顫聲道“小小兒子,肯定是小兒子”
說完,似是十分不安的伸手去抓了一下屁股。
這個動作極為不雅觀,尤其當著萬安縣一眾官員鄉紳,龐知縣厭惡而又恐懼,心中已經開始后悔帶了這么一個不上臺面的老頭來見趙福生的面了。
趙福生并沒有理睬其他人的思緒,她以指尖蹭了蹭卷宗,將武大敬的這一點奇怪反應記在心中,接著再道
“那武立人既然有了孩子,武大通為什么還要給兒子納妾”
“”
范必死、龐知縣等人心中都覺得很怪異。
明明武大敬的到來是要上報鬼案的,結果這老頭兒說話不靠譜,東家長西家短的,早將話題不知歪到哪里去了。
趙福生也是奇怪,竟與他閑扯,似是聊得有來有回。
幾位年邁的鄉紳不由怪異的在想莫非這位趙大人借此閑聊時機,想要推脫辦鬼案的事兒
大家各懷心思,武大敬卻不知眾人心中想法,聽到趙福生問話,便答道
“自然是為了他這一支脈開枝散葉。”
他說著這些旁人的隱私小事,逐漸壓制了恐懼
“聽說他在萬安縣給人當差時傷了身體,自此不能有后代,因此便將傳宗接代的希望放在了兒子身上。”
武立人納了不少妾室,當地許多家里有漂亮女兒的,都愿意送進武家為妾,從此吃穿不愁,一家子都能過上好日子。
“之后十幾年的時間,武立人可風光了,娶了七八個小妾,還有一些沒有名分的,生了好些孩子但很是奇怪。”說到這里,武大敬頓了頓,接著眼中露出怪異之色
“一個都沒有女兒,全是兒子,二十多個,全是兒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