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話他沒有再說。
他的父親、妻兒都已經消失,家中鬧了鬼,鬼物殺人后將尸體高高掛起,制成臘肉,就是再傻的人這會兒恐怕也意識到了家里人已經遭遇了不測。
趙福生看他神情,意識到再問下去恐怕也得不到多余的線索。
“一碗炒粟米”
趙福生喃喃的道。
這碗粟米與厲鬼的殺人法則有關,但因為當事者的郭威記憶喪失的緣故,導致線索在這里斷聯,無法與厲鬼產生聯系。
“大人,這是不是你之前提到過的,封門村43年前發生的鬼案”
武少春在一旁小聲的詢問。
趙福生立即抬頭,微微搖頭
“不是。”
她對于這一樁鬼案已經有六七分的了解,對于厲鬼身份也有了猜測,厲鬼殺人手法眾人都目睹,唯一還不確定的,就是要如何將厲鬼引出,破解這樁案子。
想到這里,她心中一動,看向了武少春。
“43年前封門村的鬼案是紅鞋鬼案,厲鬼殺人的法則是被害者無論男女老幼,腳上都會套一只十寸的紅鞋。”
而此時郭家的厲鬼則是蟄伏于廚房中。
一旦人觸及禁物,灶膛內便會突然起火,火光燒紅大鍋,形成微小范圍的鬼域。
鬼域之中,又會出現一碗炒粟米。
被厲鬼標記的人則會被大火炙烤焦黑,身體成倍的縮小,被制成臘肉垂掛在灶臺,形成一種怪異的祭品。
兩樁鬼案的厲鬼殺人方法、死亡模樣截然不同,二鬼之間沒有關系。
武少春看向趙福生,見她目光微亮,含笑看向自己
“少春,你說郭家復蘇的厲鬼是誰”
這個問題問得十分巧妙。
幾乎將厲鬼復蘇的人選圈定在了郭家之中,卻又有意要校驗武少春的推理能力。
其實不用趙福生多問,武少春自己也在心中琢磨了片刻,此時聽她話音一落,他便脫口而出
“是郭威的老子”
“”
郭威怔了一怔。
其他人強忍焦懼,也默不作聲。
趙福生沒有說話,而是示意蒯滿周再放人手,使厲鬼無法隱形,接著她看向武少春
“理由是什么”
“郭威的老子是最先消失的”
“是。”
趙福生聽到武少春的話,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最先消失,而郭威的記憶在此時出現了問題,也就證明郭威老子死后,厲鬼復蘇,盤踞郭家。”
郭父死后,郭威失去了關于父親的記憶。
她回想起先前的問話,提到過郭威報案的時機。
他受李大齙子勒索,心中越發不安,想要去鎮上報案子,推辭了孔佑德交待的生意。
當時郭威說的原話是想請父親幫忙去村中跑一趟,與李大齙子打聲招呼,讓村民們知道這個事也就是變相向匪群求饒,希望他們饒命。
他折轉回屋時,發現失去了妻子的蹤影。
據他所說,他離開的時候,郭威還在廚房里面坐著,準備膳食。
郭威這一走、一轉頭的功夫不過幾個呼吸,回來時只看到空蕩蕩的灶臺,灶里燒著火,鍋里水沸騰,妻子卻不見了。
于是他急忙慌下,抱著孩子趕到鎮衙門,有了后來龐知縣提到過的郭威報案并辭去差使一事。
鎮上的孔佑德認為他只是找借口托詞,派遣了差役來他家搜尋過,意外發現郭父也同時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