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武少春被趙福生率先打下了門神烙印,且又借助烙印的幫助馭鬼成功,還在之后剿滅山匪的行動中厲鬼晉階后,范無救的臉上露出絕望又后悔的復雜神情。
他年紀還不大,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緒,此時一臉失落,像是要哭出來似的。
“那武令使也算是不虛此行。”龐知縣聽完前因后果,十分開心的嘆了一句。
趙福生點了點頭
“黃崗、封門二村的匪患已經被我們清理了,之后煩勞龐知縣貼出告示,舉報匪徒。”
她說道
“只要經人舉報,隨即核實,一旦確認有匪,則給予一定獎勵。”
萬安縣的匪患嚴重,但經由鎮魔司三人先殺、后清捕,匪患問題會得到暫時的抑制。
且給予一定的銅錢補助會極大的提高民眾的膽氣,在匪徒受到壓制,短時間不敢報復的情況下,對于后續的治理工作大有助益。
龐知縣神情振奮,應了一聲。
這些本來應該令他萬分頭疼的事情在趙福生簡單卻粗暴的手段下輕易的被解決,他點頭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大人放心,后續收尾的事交給我來處理。”
“大人。”
就在這時,龐清突然出聲
“這內務本來不應該我干涉。”他硬著頭皮打斷堂兄與趙福生的對話
“可是如今萬安縣的縣府、鎮魔司的財庫沒有徹底分開,一切支應都是從大人的私庫中走的。”
龐清也做過縣令,他自然知道趙福生提出后續清理匪患的工作是有必要的。
但他如今只是個賬房先生,萬安縣的民生大計與他無關,他管的是趙福生的錢袋子。
“山寨易搗除,但要想徹底根治,卻不是個短時間能辦到的事,如果舉報就有錢拿,我怕后續支出永無止境。”
他說道
“現如今大人的私庫還算豐盈。”
寶知縣鬼案后,徐雅臣等人捐了不少黃金,并在之后的幾個月陸續運往了萬安縣。
鄭河前來投奔趙福生時,也獻上了不少誠意。
“如今登記在冊的,銀兩有2685兩,黃金一萬兩”
“等等。”
趙福生打斷他的話
“我記得幾天前我離開鎮魔司的時候,我們曾談論到府庫銀子,當時你曾大概匯報過我名下財產,白銀是3500兩,黃金是兩,大豆、瓈、麥等各三千斤”
她的話令龐清怔了一怔。
張傳世不由夾了下腿,有種頭皮發麻之感。
二范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趙福生這么一個怪類,心思縝密,記憶力驚人。
她對鬼案仔細認真,細微線索能記得也就算了,竟然對于府中賬務這些數字也能記住,實在是可怕。
這樣的性格誰在她手里都難討得了便宜。
“大人真是好記性。”
龐清卻在初時怔忡之后,有些開心。
其實他一開始當賬房先生的時候是有些不大情愿的。
他飽讀詩書,最初也是想過要干一番大事的,只是現實奈何不給他大展拳腳的契機。
大漢朝的文官在鎮魔司面前沒有半點兒底氣。
輕則被人呼來喝去,重則被馭鬼令司打死也沒處喊冤。
他在任知縣期間,在馭鬼者手下夾尾生存,卻在見識過鬼案的可怖之后,生不出半點兒反抗之心。
知道這個世道的真實殘酷后,龐清只想要在這個世道保全一家老小性命。
因此在接收到堂兄的書信,說萬安縣有了一個強大的馭鬼令司,請他前來做賬房之后,他才毫不猶豫拖家帶口一起來的。
來了之后發現趙福生脾氣確實如堂兄所說的一樣溫和,與她相處的過程對龐清來說簡直是以前不敢想像的輕松。
只是人的性格天生就是苦不知足,得隴望蜀。
龐清在生活暫時安頓,不再受厲鬼滋生的陰影籠罩,且也沒有像以前一樣提心吊膽與馭鬼者相處后,又難免遺憾自己如今只是一個賬房先生。
他與黨兄本來曾是同朝為官,如今一人仍在為官,一人則是白身,心中自然覺得再見堂兄時不大有底氣。
但這會兒趙福生提起銀兩數目時言詞振振,神色坦然,且將她名下擁有的財產牢記在心,卻讓龐清眼前一亮,覺得賬房先生也未必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無人重視。
至少趙福生重視他的工作,一直在關注他干的事,對他說的話記掛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