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州一行人返回長焦縣想查詢卷宗,但董大當年做賊心虛,便下令將此案相關的事一概不準記錄——旱災之后,死亡人數太多,當地百姓死的死、逃的逃,這就增加了辦案的難度。
“真是個愚貨。”丁大同忍可無忍,搖頭罵了一聲。
“反正最后詢問知情人后,詢問出了此事,得知屠戶姓高,但其妻姓甚名誰不知道了,只以高無名代稱。”
杏花巷未出事時,生活在此地的人數不少,這一條街共計有水井兩口,平日附近百姓以井為生。
高無名跳井而死后,尸體離奇失蹤,沒能打撈出來,因此當地百姓嫌忌諱,便拿大石、泥漿等物將井封了。
后杏花巷居民僅靠一口井不大夠使用,便商議著重新開一口井。
哪知開出來的井有問題,水夾雜著一股尸臭,便又只用原來的老井。
可到了來年春季,井水開始離奇減少,附近居民嫌棄新井的水,又嫌死了人的老井不吉利,便逐漸往四周打水——旱災就才這樣一步步傳揚開的。
……
摸清源頭后,隸州馭鬼者便開始尋找厲鬼影蹤。
這個過程其實是格外兇險的。
最終也確實是因為這樣做,導致隸州死了三名馭鬼者,其中兩名銀將級馭鬼者身死。
“禍事解決了嗎?”趙福生問道。
伍次平點頭:
“程夢茵的記錄里,禍事最終告一段落。”
“求助于隸州時是六月底吧?”趙福生問。
伍次平應道:
“是。”
“那么隸州至武清郡的時間雖快,假設過去是一日行程,那么辦案的時間我預估在十日左右。”趙福生攤開手指數:
“重金尋人,確認事發地、厲鬼生平。”
馬車上的都是馭鬼者,大家對鬼案也有經驗,聞言便都點頭:
“差不多。”
趙福生就道:
“這樣一折騰,應該也在七月了吧?”
她話中有話,余靈珠聽出來了。
接著趙福生話鋒一轉,轉頭看向余靈珠:
“常老太幾時死的?”
“七、七月初八。”余靈珠本能的回道:
“七月初八咽氣的,消息傳入帝京時,我趕回武清郡,約是在七月十五。”
她說完,隨即一驚:
“你覺得長焦縣的案子,跟老太太的死期有關?”
“有沒有關系現在不好說。”
趙福生搖頭:
“但時間線是相重合的。”她提出疑點:
“一,兩者時間相近。二,長焦縣的鬼禍源頭與董富貴有關,董富貴是常老太女婿,她曾經幫董大擦屁股。三,常二姐在老娘去世后,找了個風水先生,風水先生提議陰宅建在陽宅底下,并說陰宅內以一具某物鎮底。”
趙福生說到此處,余靈珠急急道:
“興許是我記錯了。”
趙福生搖頭:
“未必記錯。能以‘一具’形容,極有可能是尸首。”
余靈珠渾身一顫:
“尸體之下再埋尸體嗎?”她不敢細想,只本能發問:
“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