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同班,不同宿舍。
高三,同班同宿舍同桌。
她們一起跑步,上下課,吃飯,成雙成對。即使逃課,也一起。
陳知年、陸秀娜、劉芳菲、李明飛四個人因為關系好而被同學們稱為四劍俠。因為學校的校服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衣四劍俠’。
其中,陳知年和陸秀娜的關系最好,連體嬰,能同穿一件衣服。她們的衣服、鞋子能放在一起穿,洗護用品、紙巾也放在一起用。
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美好記憶,就是上下課,吃飯,在宿舍里聊八卦等等,都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但卻讓人覺得幸福。
只要回憶起,就會有一種淡淡快樂。
那不是一個人的快樂,是一群人。
曾經有人說,小學生是一隊隊的,中學生是一堆堆的,而大學生是一對對的。有著一堆朋友的中學生活,真的很讓人懷念。
曾經,她們說,要一輩子在一起,一輩子是好朋友。她們一起努力,因為想要考同一所大學,畢業后在同一個城市工作
說得最多的是不分開,一輩子是好朋友。
“娜娜,我們是好朋友,你有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說。”
其實,這些年,陳知年能從信上感受到陸秀娜的變化。
一開始,陸秀娜的來信好幾張紙,什么都說,說剛結婚時候的歡喜和快樂,還有組建家庭后的一些瑣事,說兩個人一起生活和一個的時候又什么不同。
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信紙上有涂涂抹抹的痕跡,有時候甚至還會黏著一粒米飯,反正就是隨意得很。
后來,信里多了一些炫耀。
炫耀兩個人的快樂,小家庭的幸福,還有做小生意賺了多少錢,在深圳買了房等等。
那時候的陸秀娜并不后悔放棄讀大學的機會。在她看來,讀大學也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現在,她不用讀大學就能賺到錢,所以她是高興的。
但在孩子出生后,就變了很多。
多了幾分小心翼翼,好像不想被人看穿的遮遮掩掩。陳知年能看出來,信紙是重新抄過的,干凈整潔,沒有一個錯別字。
雖然她還是一如既往的說自己很快樂很幸福,但自里行間已經少了那份灑脫,多了幾分看不透的陰郁。
信紙也從四五張變成了兩三張。
再后來,就好像精神分裂一般,一會說自己幸福快樂,一會說自己很痛苦沒有人理解;一會說丈夫對她很好,一會又說丈夫不做家務不帶孩子
前后矛盾。
可能她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不知道自己說過什么。
前言不搭后語,讓人看得云里霧里。
有時候,看她的信就好像是兩個人甚至三個人寫的。即使這樣,也還是能看出她在努力遮掩自己的不幸福,努力讓陳知年和朋友相信她很幸福。或者,她是在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相信,自己很快樂。
陳知年能從信里看出,陸秀娜越來越敏感了。是她在信里說,想要知道更多的大學生活,但如果陳知年在回信里寫和大學有關的話題,她會不開心,會難過。
再再后來,信里就全是對丈夫對孩子對家庭的抱怨,還有對曾經選擇的后悔。
悔不當初。
卻找不到后悔藥,只能一遍遍的說,一遍遍的埋怨。
沒有人喜歡一直和負能量的人在一起,陳知年也一樣。再加上,她在大學里有了新的更能聊得來的朋友,所以兩人的關系慢慢的疏遠。
現在再聽陸秀娜說起曾經在信里寫了無數遍的小事,陳知年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