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老師說,人都是自私的,舍不得怪自己,只能怪別人。人在做出一些選擇后,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目的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的找原因,然后把結果怪到別人頭上。
所以,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應該謹言慎行。
可能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影響到別人的決定。
人,就是從一件件小事里學會做人,慢慢成長。
小時候,我們總說大人虛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們也慢慢變成了曾經討厭的虛偽的樣子。
雖然,陳知年很想和陸秀娜說,既然過不下去,那就離婚吧。勇敢離開不能給你幸福的渣男,然后去尋找更好的男人,去過更好的生活。
但是,不能。
不能說。
也不敢說。
這樣的話說出來,就是勸人家離婚,是要被打的。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勸和不勸離。如果她敢勸陸秀娜離婚,那陸秀娜的娘家婆家,還有黃文浩都可能要把她罵得狗血淋頭。
別人罵,她不怕,因為她臉皮厚。
但她害怕陸秀娜離婚后,生活還不如現在,過得不如現在幸福。更擔心陸秀娜離婚后,會后悔,然后埋怨她亂說話,亂出主意。
甚至可能還會說‘都怪你。如果不是你,我不會結婚,我肯定過得比現在要幸福’
所以,陳知年只陪伴。
不勸和,不勸離。
她不是陸秀娜,她對生活對婚姻的態度也不適合陸秀娜。
宋文老師說,朋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等你不能隨性隨心的相處時,在朋友面前不能想說就說時,其實,兩人的關系早已經疏遠。
不能交心,還算什么朋友?
心不在一起,朋友也不過是普通朋友。
陸秀娜還在叨叨的說著自己這幾年的痛苦,陳知年抿抿嘴,忍住想要嘆氣的心。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陸秀娜變成了‘祥林嫂’,一件在她看來很沒有必要的事情,她卻一遍又一遍的說。
例如黃文浩喜歡看汽車雜志,每期都買。在陳知年看來,這是小事,人都要有點小愛好,再說男人愛車就和女人愛飾品一樣,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
物質生活滿足了,追求一下精神文明真不值得指責。
但陸秀娜卻覺得黃文浩在浪費錢。有錢不如給孩子買奶粉,給孩子買玩具,給家里的老人買衣服
總之,就應該是先家人后自己。
雜志不能吃不能喝,浪費,還不如買知燒鴨來的劃算。
“我不明白,他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陳知年看向旁邊倒影在路燈下的影子,她也不明白,曾經愛美有著小情趣的陸秀娜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從黃文浩喜歡亂買東西,說到黃文浩懶,不喜歡做家務,然后說到黃文浩出軌找小三說了很久很久。
陳知年不僅沒有感同身受,還有可悲的有一種‘這樣的女人,誰能生活在一起?’的錯覺。
生了孩子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時間護膚,沒有時間打扮自己,沒有時間為自己修一修雜亂的眉頭,沒有時間給皮膚去一去角質
統統沒有時間。
睡衣是結婚前的,已經被洗得走樣了拖鞋是兩年前的,已經變形了。
家里的一切,無處不在訴說著她的邋遢,但她卻覺得很光榮,因為她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給孩子存了不少錢。
莫名的,陳知年的眼淚滴落下來,砸在水泥路面上,瞬間蒸發掉消失不見。莫名的,陳知年為陸秀娜,也為像陸秀娜這樣為了家庭,為了男人、孩子而忘記自己的女人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