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讓陳知年在相處的過程中少了幾分忐忑,多了幾分自然。
陳知年沒要周辭白的錢,周辭白雖然有些無奈,但也在意料之內。
“我可不想在吵架的時候,被你懟一句‘你還欠著我錢呢。’那我還怎么吵?沒有底氣呀。”陳知年眨眨眼,一臉的天真無邪。
周辭白很無語,他是這樣的人?
“我這是未雨綢繆。把這個可能性扼殺掉。”
周辭白“你高興就好。”
周辭白沒有好的建議,陳知年只能問小叔小嬸。
至于爸媽?
暫時瞞著,因為他們肯定不會同意的,可能會立刻馬上坐車過來勸說陳知年不要想一出是一出,要腳踏實地認真勤懇的兢兢業業的工作。
可能還會說一百個創業失敗的例子來打擊陳知年,希望她不要胡亂的霍霍錢。有錢就存入銀行,不要這樣亂來。
至于借錢創業?
爸媽如果知道,肯定會嚇得睡不著覺的。
大學的時候,陳知年曾經借學長的相機回家,想要給爸媽拍照。但阿媽知道相機要三千多后,死活不讓陳知年使用,鎖緊在柜子里,誰都不能碰一下,更不要說拿出來拍照了。
“天哪。我心臟都不敢跳了。三千多,你怎么敢?要是壞了,丟了,你怎么賠?”
“你怎么這么大膽?你怎么敢借這么貴重的東西?你都沒有這個相機貴重知道嗎?”
“哎呀。想想,我就怕。要是丟了,可怎么辦?”
那段時間,阿媽忐忑不安,就怕相機壞了,丟了。
每天起床看一看,確保相機完好無缺。睡覺前也要看一看,確保還在。
當祖宗一樣供著。
小心翼翼。
阿媽不知道陳知年哪來的膽量,敢借這么貴重的相機。而陳知年也不能理解阿媽的小心翼翼,不就是一個相機嗎?不就是三千多嗎?
明明,她興高采烈的想要給爸媽拍照,給家人拍照,但卻被潑了一盆冷水,瞬間澆滅心底所有的的興奮和期待。
陳知年一直很后悔,在阿公阿婆還在的時候,沒有想辦法幫他們拍照,沒有留下他們的照片。隨著時間的流逝,阿公阿婆在記憶里的印象已經在慢慢的模糊。有時候,陳知年會想不起他們的模樣。
沒有照片,忘記就想不起來了。
除了每年的清明,就好像再也沒有了任何存在的方式。
所以,陳知年希望在爸媽年輕的時候,多給他們拍照,多留一些照片。雖然她還沒有能力買相機,但她能借啊。
能借到,也算本事是不是?
但爸媽不是這么想的。
就算陳知年說想要拍照,爸媽也不同意把相機拿出來。
“拍照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喝。”
相機就這樣,被鎖在柜子里,直到陳知年回校。爸媽把包裝的嚴嚴密密的相機給陳知年,再三叮囑,一定要確保相機能完好無缺的還回學長手中。
“你出事不要緊,相機不能有事,不能摔不能壞不能丟。”
陳知年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