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陳知年想要做好樣品鋪子,就需要有更多的貨源渠道,而且是低價又保質的貨源渠道。至于怎么找貨源渠道?
陳知年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可行的方法。
直接上工廠商談?
應該也是一個方法。
但成功率可能不高。
當然,最好的是熟人或者朋友介紹。像葉欽介紹趙光給她認識,然后趙光再介紹更多的工廠老板給她認識。
一對一的認識,一對一群的認識。
陳知年看向葉云飛,他應該會認識不少這方面的人。
“阿年,你在看什么?”葉云飛疑惑的皺起眉頭,“我說話的時候,不要分神。”
陳知年立刻認錯,“葉哥,對不起。”然后打起精神來,“不好意思。葉哥,你剛剛說什么?”她剛剛在走神,沒有聽清楚葉云飛在說什么。
葉云飛抿抿嘴,“下不為例。”
陳知年不好意思的白了臉,趕緊點頭,“對不起。”
“倉庫的租賃合同快要到期了。小吳反應說,大貨車出入倉庫不方便,最好換個倉庫,你怎么看?”
陳知年每個月都會去倉庫盤點,對倉庫的路很熟悉,于是點點頭,“從馬路進倉庫的那條路的確不方便路面偏小,而且它不是平直的,有兩個比較阻礙視線的拐彎,一個人開車還需要另一個人在后面幫忙看路,否則很容易撞上拐角處還有兩個比較窄的地方,其中一個比較窄的地方剛好又一個小斜坡。一些小貨車和面包車在出入的時候都必須很小心我想,工程部的人應該不止一次的反應過這個問題。”
“工程部的面包車進倉庫一般都是以倒車的形式進去的,因為里面很難調頭。不是倒車進去,就是倒車出來。”
“聽小吳說,有時候大貨車送貨過來,只能停在馬路邊,然后需要再找小推車把貨物運進去不僅麻煩,增加了搬運的工作量,還增加了費用”
突然,陳知年后知后覺的想起,倉庫的位置,葉云飛不可能不知道,而倉庫需要面對的困難,葉云飛更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這樣,葉云飛和馬總為什么會選擇那里作為倉庫?
倉庫是燕姐家的舊屋,所以是看在燕姐的面子上?
還是有其他她不知道的理由?
葉云飛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的敲了敲,看了陳知年一眼,好像知道陳知年在想什么,難得的開口解釋,“因為便宜。”
這的確是個好理由。
至于要不要相信?
能不能相信?
不重要。
很多時候,解釋的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態度。
“所以,你和小吳都覺得應該換一個倉庫?”
陳知年想了想,點點頭,“是的。從交通上來說,這個倉庫的確很不方便。”當然,老板考慮更多的可能是租金。
“既然這樣,你寫一份換倉庫的申請給我。換倉庫的詳細理由,新倉庫需要具備的條件,還有目前在羊城租賃一個倉庫大概需要多少錢一個平一個月”
“好。”陳知年腦海閃過馬總和燕姐的臉。
馬總會不會同意換倉庫?
她申請換倉庫會不會得罪燕姐?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