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女孩子對兩性關系越來越隨意,阿媽總為陳知年擔心,總擔心她也學壞了。
“哎呀。快三分鐘了。我掛了啊。”
然后陳知年又聽到阿媽急急的聲音傳來,語速堪比快嘴,“沒錢就找小叔借。和周醫生一起,脾氣不要太急,太躁,男人總喜歡溫柔的女孩掛了啊。”
陳知年聽著盲音,無奈,就不能給她一分鐘,讓她有表達感情的機會。陳知年不知道,阿媽在掛掉電話時,就紅了眼眶。
孩子長大了。
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長大了。
好像見風長。
沒有他們的照顧,沒有他們的陪伴,也長大了,長得好好的,沒有學壞。天知道,他們長年累月的在外面打工,最擔心的就是家里的孩子學壞了。
每次聽到誰家的孩子因為沒有父母教育而學壞了,她就一整宿一整宿的睡不著,擔心,害怕。甚至想著不要賺錢了,回家教孩子去。
但不賺錢了,拿什么交學費?
只能咬咬牙,堅持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不知不覺,大妹已經二十多歲了,而他們和孩子真正相處的時間可能沒有三年。每年都只有過年的十多天時間,匆匆忙忙的回,急急忙忙的離。
孩子們對他們生疏,他們對孩子也陌生。
今天是大妹生日,她記得的。但讓她說什么‘身日快樂’之類煽情的花,她也說不出口。
很慶幸,孩子沒有長歪,沒有學壞。
等給把家里的孩子嫁的嫁,娶的娶,她這一輩子的任務也完成了。
“怎么了?孩子出什么事了嗎?”士多店的老板娘和王芳認識也有好幾年了,再苦再累也沒見王芳紅過眼。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孩子出事了。
但看王芳的表情,更多是欣慰,并沒有孩子出事的焦急。
“我家大妹說喜歡我,感謝我呢。”
她辛苦了一輩子,就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當最怕的就是孩子不理解,就好像小時候那樣問‘爸媽為什么要出去打工?不能在家里嗎?’
大妹應該能理解的吧?
理解他們作為父母的不容易。
“你孩子長大了,有出息。以后就是想不完的福氣。看你女兒這樣每周一個電話問候也是孝順的。”
“哎呀。也不知道在哪學的,說話甜膩膩的,羞死人。”
“你就偷著樂吧。養了個好女兒。”
陳知年很無奈的掛了電話,然后一看,兩分五十八秒,卡得精準。
無奈的笑了笑,然后交了電話費。
陳知年先去小叔家,問問小叔知不知道阿爸阿媽的生日,小叔愣了好一會,搖頭說不知道。
“哈哈。我連自己什么時候生日都不知道。至于大哥的生日?還真不知道,沒有慶祝過,不過,你外婆應該知道。”
“你爸三十一的時候,你外婆曾經辦了壽禮。”
青山鎮,男人虛歲三十一,足歲三十的時候,岳母就會準備壽禮來幫女婿過壽。男人三十而立,也是一種展望,岳母希望女婿帶著女兒一家幸福安康,越過越好。
當然,這是岳母和女婿關系好的前提下。
“我問問外婆。”陳知年立刻給外婆打電話。
早幾年,大舅做工程賺了錢,在家里裝了電話機。說起來,外公外婆家是他們大隊最早裝電話機的人家。
外婆不僅記得阿媽的生日,還記得阿爸的生日。知道陳知年想要幫父母過生日,外婆直說‘大妹長大了,知道心疼爸媽了。’
陳知年用紙筆記下來,外婆一再叮囑,‘不要隨便把自己的出生時候給別人。有些人會用出生時候來使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