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臉說什么誤工費。
呸。
難怪現在臉面越來越不值錢,因為不要臉的人越來越多了。
陳知年拉住想要吵架的阿美,“你們說說,誤工費、清潔費多少錢?”
“算上毛巾,一共十元。”
“兩人一起?”
“不是。一人十元。”
“呸。你們美容院就是靠這樣賺錢的?”
陳知年拉住暴怒的阿美,“我們給。”不知道美容院具體什么情況,她們兩個嬌弱的女孩子還是先離開為好。
就算生氣,想要報復也要先離開。
否則,束手束腳。
誰知道這美容院會下作到什么程度?如果美容院里有男員工,最后吃虧的還是她們。如果美容院的老板再狠一些,直接把她們打暈,賣掉,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不是她想太多,而是社會太復雜。
出門在外,小心一些總沒有錯。
誰也不知道遇到的會是什么人,心是紅的還是黑的?
阿美氣憤的瞪了兩個美容師一眼,然后和陳知年一起交了十元,然后一人帶著兩條毛巾離開。至于一次性拖鞋?
扔了。
“阿年,我氣不過,氣不順,一口氣上不來。”
出了美容院后,阿美氣得直跺腳,雙手不停的往臉上扇風。
陳知年也氣不順,莫名其妙的就花了十元買兩條毛巾。十元,能買一件上衣了。
好氣哦。
“阿年,我們想個辦法教訓一下他們。否則,我今天吃不下,睡不著。”阿美站在馬路邊,看著還在繼續推銷的女孩們,惡狠狠的瞪了她們一樣。
都怪他們瞎忽悠。
陳知年想了想,“怎么教訓?”
罵一頓?
她們兩人都不是會罵人,能罵人的人。
打一頓?
就更不靠譜了。
請人來罵、打、鬧?
那要花錢啊。
本來花十元買兩條毛巾就已經夠郁悶了,要是再花十元請人來罵街,算不算是‘有事沒事找事費’?
過后回想起,可能會更郁悶。
陳知年拒絕這樣的報復,損人不利己。
阿美很不高興,“那你說怎么辦?就這樣放過它?”
“要不,我們把他們的行為大公開?我們給報紙或者電視臺爆料,讓他們暗查,走訪,然后大公開。讓他們不能再這樣忽悠人,也讓大家提高警惕,明白‘沒有這么大蛤蟆隨街跳’,免費午餐可能會變成最后的晚餐。”
陳知年看向阿美,“你覺得怎么樣?這樣既能省錢,又能警醒別人,一舉兩得。”還能深藏功與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和她們有關。
“可以。但如果報紙和電視臺覺得這是小事,不理會怎么辦?”
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