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了。
陳知年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邊看車窗外的風景,一邊和小吳聊天,還時不時的回答前后座位上的人的問題。
大家聊成一團。
大家對這次出游都比較期待。
現在,很多單位,很多公司的福利還停留在發米、油等實物一類的東西上。像通天公司這樣組織全體員工出游的公司還真不多。
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安全問題不可控。
相對于出游,大部分單位和公司更愿意選擇實物。
通天公司一年一次的出游倒是成了公司員工的一大期待。
不少同事都帶著家屬,丈夫、妻子、孩子、父母。燕姐帶了自己的婆婆,而像馬小琴則帶了一家,丈夫、孩子統統一起來,等于家庭出游了。
陳知年有些遺憾,周辭白要上班。
幸好,公司還有不少單身漢,不至于顯得她孤單。
“阿年,你家周醫生沒來?”
“他要上班呢。”
本來,周辭白是想要和同事換班的,但很不巧的,另一個同事的家人生病了需要照顧,而醫院兒科最近有些忙。
天氣轉涼了,很多孩子生病,所以周辭白只能盡職盡責的堅守崗位。
“同事們好,家屬們好。”阿美拿著麥站在車頭和大家打招呼,活躍氣氛,“一路遙遠,我們來唱個小歌,玩個小游戲”
“古人喜歡玩擊鼓傳花,現在我們玩音樂傳花。想傳給誰就傳給誰,想怎么傳就怎么傳,音樂停下,花在誰手里,誰就表演一個節目,好不好?可以唱歌,可以講笑話,也可以講鬼故事,至于跳舞?場地不配。”
一陣音樂響起,一朵紅布扎成的大紅花就被傳了過來,陳知年趕緊扔給旁邊的小吳拿到大紅花的是一個同事的家屬。
至于那個同事的家屬?
很不好意思,陳知年忘記了。
這么多家屬,真分不清誰是誰的家屬。
這位家屬給大家講了一個關于廣東人講普通話的小故事,廣東人的普通話自帶笑點。‘孩子’和‘鞋子’都是‘haizi’,傻傻分不清。
——我的‘孩子’不見了,我要找‘孩子’。
廣東人:你的‘haizi’不是在你腳上嗎?
廣東人:我想買‘haizi’。
——報警。
陳知年無奈的笑了笑,這也是她努力訓練普通話的原因,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涌入羊城,不會講普通話已經成為羊城人的溝通障礙。
雞同鴨講。
一頭霧水。
相信以后的外地人會更多。即使是羊城,以后說話應該也是以普通話為主。
又是一輪新的傳花。
音樂停下,大紅花留在陳知年手里。
“我給大家唱首歌吧。劉德華的《愛你一萬年》?”
“阿年,你還是講笑話吧?”
“講故事。”
“唱粵劇。”
反正就是別唱歌。
唱粵劇肯定不行,因為車上有很多聽不懂粵語的人。很多外地人根本就不懂粵劇的魅力,只能聽個熱鬧。
陳知年也不是沒有眼色的人,既然大家都不想聽她唱歌,那她就換一個唄。
講故事?
“我給大家講一個鬼故事吧。《一雙繡花鞋》。”
一輪又一輪的小游戲讓車內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