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年,你還有水嗎?給我一瓶。”楊陽晃晃手里的空瓶子,“我以為天氣涼了,一瓶水就夠了。”
沒想到,出了一身也又一身的汗。
陳知年遞給楊陽一瓶水,“給。”
楊陽接過水,然后想要把空瓶子扔下山崖。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大家暫時還沒有一個環保的意識,也沒想到,這樣的塑料瓶被扔在山下,是否能消解?多久才能消解?會否會引發環境問題?
沒有人會想,也沒有人關注。
因為方便,所以隨手一扔。
因為別人都是這樣做的,所以沒有任何的疑問,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從眾。
別人能這樣做,為什么不能?
“楊陽,把空瓶子給我吧。”
“啊?你要來干什么?”
“這樣的塑料瓶是很難消解的,會影響植皮生長,影響生態環境。雖然,可能你說,只扔一個沒有關系。但是,你扔一個,他扔一個,越積越多很多東西都是從無到有,再到一發不可收拾。”
就好像海邊的垃圾。
眼睜睜的看著它一天天變多,最后卻無可奈何。
還有一些河流也這樣。
從一開始的不在意,到后來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
陳知年記得小時候的海邊是很干凈的,沙子也很白,她和小伙伴可以在海邊的沙灘上打滾玩耍。
但現在呢?
隨處可見的垃圾。
三五步就能看到一個塑料袋,三五步就能看到一個塑料瓶還有烏黑發臭的套套看著就讓人覺得惡心。
陳知年和周辭白商量,兩人要當環保衛士。即使不能為環保出一分力,也要為環保盡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一分力。
環保,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阿年,你很厲害。”楊陽很不好意思的把空瓶子遞給陳知年,“剛剛,大家都把瓶子給扔了。”
幾個同事排在一起,然后朝著山下扔空瓶子,看看誰扔的更遠。都沒想到,這樣的行為會引起環境問題。
環保意識太薄弱。
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想不到,也不相信,一個瓶子就能引發環境問題?
楊陽有些尷尬,“我下次不亂扔了。”
“好啊。”
陳知年知道的,雖然很多人都說‘我下次注意’,但真等下次的時候,又忘記了。
“阿年,你還有水嗎?給我一瓶。”黃文杰也沒有水了,擦擦額頭上的汗,看著背著包的陳知年。
大家都知道爬山會很累,一般都是輕裝上陣,很少像陳知年這樣背著水背著小藥包。
“還有最后一瓶。”
陳知年把最后一瓶水遞給黃文杰。
沒有了水的包包,輕松了不少。
黃文杰走了,黃太太又過來要水。
這對夫妻真把她當苦力了?
拍照找她,要水找她。
“沒有了。”陳知年搖搖頭,“你問問別人吧。看誰還帶了水。”
“沒有了啊。你怎么沒多帶點?”黃太太一臉失望,失望里還多了點其他的情緒,多了陳知年看不懂的東西。
陳知年嘴角抽抽,呵呵,“你可以自己帶啊。”
有些人就是臉大,陳知年可不會慣著她。又不是她的水。
“既然你都帶了,多帶幾瓶也沒關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