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女朋友就睡在隔壁房,他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陳知年還在吐槽黃文杰夫妻,“姐,你說怎么會有這樣的人?”
“那是因為你見識的人太少。”
更奇葩,更討厭,更惡心,更陰險,更無情無義的人比比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最討厭,只有更討厭;也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林螢光把陳知年按在她的化妝臺前,“想要什么樣的妝容?”
陳知年想也不想,毫不猶豫的大聲說,“和你一樣漂亮,或者比你更漂亮。”
“合適的才是最美的。”
林螢光五官明艷,屬于第一眼美女,是那種牡丹、曇花式的美,能驚艷眾人。人群中,總會第一眼注意到她,然后被她迷住。
而陳知年的五官也精致,但卻少了幾分驚艷,屬于越看越耐看的一類。
陳知年和林螢光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類型,林螢光性感,陳知年清純。林螢光的妝容偏成熟和艷麗,而陳知年更適合天真無邪的單純。
“皮膚保養得不錯,還要繼續努力。平時要多敷面膜,出門記得涂抹防曬霜、戴帽子,女人的臉就像男人的錢包一樣重要。”
林螢光拿起自己的化妝品在陳知年的天上涂涂抹抹,然后和陳知年說起今天電視臺的活動。今天的活動是《粵韻風華》,還有了林螢光制作的《粵風采》聯合舉辦的。
林螢光的《粵風采》有一期介紹粵劇的專題,所以就和《粵韻風華》聯合舉辦了這場盛會,讓所有的粵劇藝術家,粵劇愛好者們歡聚一堂。
聊一聊過去,然后展望未來。
電視臺里請來了很多著名的粵劇表演藝術家,讓這些老一輩的藝術家們有機會聚在一起。這些老藝術家們可能經歷了失望,甚至絕望,但他們把火種保留了下來,并且愿意為行業培養出更多的傳承新人。
電視臺也請來了年輕一批的粵劇藝術家們,希望他們有機會向老一輩學習,致敬。也希望他們能學習老一輩藝術家們的精神,繼續為了粵劇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粵劇發光發熱,讓粵劇走得更遠。
當然,這樣重要的活動肯定少不了粵劇‘發燒友’們,給大家一個近距離接觸偶像的機會。粵劇‘發燒友’見大師,不亞于小粉絲見四大天王,激動的心情是一樣一樣的。
陳知年也算是小小的粵劇‘發燒友’了。
在陳知年出生之前,粵劇屬于‘除四舊’的內容,被禁止接觸。她很慶幸,在她出生不久,粵劇就成為了藝術,而不是‘四舊’。
村里過年過節都會請粵劇團來村里的曬谷場表演,從年初一唱到正月十五。陳知年和小伙伴們總是早早就來到曬谷場,看演員們化妝。
好看的妝容,漂亮的衣服和頭飾,讓小小年紀的陳知年明白什么是美。陳知年和小伙伴們向往,想要像這些粵劇演員一樣美,想要有漂亮的衣服和頭飾。
后來,珠江電視臺每天傍晚都會有粵劇專場。陳知年每天放學回來后,就會第一時間打開家里的電視機,小小的黑白電視機,播放她最喜歡的粵劇。《柳毅傳書》、《昭君出塞》、《拉郎配》等等。
有一段時間,陳知年很喜歡聽粵劇。
不過,阿公阿婆不喜歡,覺得‘唱戲的’不務正業。因為鄉下的粵劇團很多都是臨時搭建的,平時該干什么干什么,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就組團唱粵劇。
阿公阿婆當然不希望陳知年學唱粵劇了。但大人越禁止什么,孩子就越是喜歡什么。
陳知年常常一邊做飯一邊聽,有時候還會跟著唱,跟著學。因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所以陳知年并不會轉音,她就好像學流行歌一樣的學唱粵劇,形像神不像。
有時候,聽得入迷了,還會忘記做到一半的飯菜,然后只能餓著肚子上自習。那時候,大家不叫自習,叫自修。
從晚上七點到九點,一個晚讀,兩節自習課。
雖然九點就能下自修回家了,但路上最少也需要四十多分鐘,餓得肚子直唱歌。但那時候好像也甘之如飴。
陳知年和林螢光說起小時候的事,好像還在昨天。
“一會,你可以找粵劇大師合影留念,讓她給你簽名。”林螢光看著陳知年的臉,“好了。最適合你的妝容,青春無敵可愛。”
陳知年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有些陌生,“姐,真的不是電視臺的鏡子有魔法?為什么我覺得自己美了不止一個級別?”
皮膚好像陽光下的牛奶,白皙透亮,本就大的雙眼神采飛揚。林螢光在化妝的時候,突出了陳知年的眼,淡化了她五官的小巧,讓她看起來大氣卻不失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