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女,粵劇一代宗師,紅派藝術創始人,開創了紅腔。紅腔,以粵劇傳統花旦唱腔為基礎,融入了京腔、昆腔,演唱藝術和西洋美聲技法,再結合個人的聲線條件,融合造出的‘甜、脆、圓、潤、嬌、水’的紅腔風格。
陳知年沒有記錯的話,對方今年已經71歲了,滿頭的銀發讓她顯得和藹可親。此時的她正笑著慈祥的和大家打招呼。
“姐夫,錄制結束后,我想和紅奶奶合影?”
“可以。我幫你安排。”
“謝謝姐夫。”
陳知年立刻高興得眉開眼笑。
旁邊的人奇怪的看一眼陳知年,然后再看看周航飛。
陳知年假裝沒有看到對方眼里的八卦。陳知年不知道旁邊的人有多羨慕她有后臺,可以和紅奶奶合影。
恨不得立刻就握住陳知年的手,和她做朋友。
“我最喜歡紅奶奶了。她真的很厲害,很傳奇。”
周航飛奇怪的看一眼陳知年,“沒想到,你竟然會喜歡粵劇。我還以為像你這樣的小年輕,應該會更喜歡流行金曲,更喜歡四大天王。”
“也喜歡四大天王啊。張學友還是我偶像呢。”誰說喜歡流行金曲就不能喜歡粵劇的?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發源于佛山,是以粵方言演唱,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粵劇是集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
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然后又在伴奏樂器上大膽采用了一些西洋樂器,大大增強了烘托唱腔和戲劇動作的效果。
粵劇的化妝也很講究,一般是用布條先拉起臉部皮膚,再扎緊頭發,然后用白色顏料畫了個底稿,確定線條對稱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鮮艷顏色。
粵劇的妝一般比較鮮艷明亮。
陳知年小時候就覺得粵語演員的妝很漂亮,很美。她曾經想用彩筆化妝的靈感就來源于粵劇的化妝。
“咦?那是梁玉嶸?她也在。”陳知年有些驚訝,“她不是‘星腔’嗎?”
轉眼又覺得不奇怪,因為華山論劍也不是只有華山派才能參加是不是?
不同派別的碰撞,才能有更多的火花。
周航飛看向陳知年,“看來,你的確很喜歡粵曲,居然認識她。她是新生代比較優秀的粵曲演員”
“我知道。曾經有一段時間,她還是我偶像呢。”
那段時間,陳知年很喜歡粵曲,常聽,常學,常看一些關于粵劇演員的采訪。自從聽過梁玉嶸的專訪后,知道她學粵劇的經歷和堅持后,陳知年就很喜歡她,把她視為偶像。
在年少的陳知年眼里,只要能給人帶來正能量的人都能被稱為偶像。而梁玉嶸的專訪給陳知年影響比較深刻的是,對喜歡的事要堅持,不言放棄。
那段時間,同學們很流行寫同學錄。
同學錄里有一項,你的偶像是誰?
很多同學都寫了港港明星,林子祥、譚詠麟、周慧敏等等。但陳知年寫了同學們都不太認識的梁玉嶸。
在那段時間,陳知年是真的把梁玉嶸當偶像的。但同學們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聚集在一起,笑話陳知年的偶像,覺得她的偶像不出名。
大家都不認識她,她怎么能當偶像呢?偶像,就是要大家都認識。
陳知年奇怪,她寫的是自己的偶像,又不是全民偶像,為什么要大家都認識?
同學們建議陳知年把偶像改為港港明星,陳知年不愿意。后來,同學們再需要寫同學錄,卻再沒有人遞給陳知年,同學們都覺得她不改一個大家都認識的偶像,就不配寫同學錄。
‘你不讓我寫?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