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吃。”
“其實,北方雖然有雪,但北方的冷是表面的。但廣東的冷卻是濕冷,總有一種冷到骨頭里的錯覺。而且,廣東的冬天還喜歡下雨,綿綿小雨,又冷又不方便。”
“你們北方下雪也一樣的不方便啊。”
難道下雪比下雨更好?陳知年表示疑惑。
陳知年沒有在北方生活過,不知道北方的人是怎么過冬的。但廣東的冬天,最討厭的的確是下不完的小雨。
“楊陽,你不回家過年嗎?你買票了嗎?”
聽說現在買票超級難,難于上青天。
一票難求啊。
小吳已經在火車站排了兩天隊,還沒有買到。為了買票,小吳不敢吃任何東西,因為怕要上廁所。
如果上廁所,那這兩天就白排了,又要從新開始。
為了堅持到最后,小吳連水都不敢喝,更不要說吃飯什么的。排隊的很多人中,有很多人和小吳一樣,不敢有半點松懈。排到最后,可能腿都軟了,可能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更不要說往擁擠。
當然,很多時候,后面的人推著他們前進。
也有一些人和家人一起,能輪流著吃飯或者上廁所。
想想,就覺得心酸和無奈。
都是為了回家。
一句‘回家難’引發多少人的心酸?
楊陽:“我準備過年后再回家。”
過年前買票太難了。
過年后要更容易一些。
雖然,在家的時間會縮短很多,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阿年,你呢?你們廣東人回家應該會很方便。”
陳知年想起臟亂差的長途客車,嘆口氣,“相對你們來說,容易一些。”
其實,也不能說容易。
從青山鎮到羊城的長途客車又破又舊又臭,開起來能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音,好像隨時能散架。
有時候走到半路,司機要停下來修車,敲敲打打,然后繼續上路。有時候,車廂的過道里擠滿了人,根本就沒有限載一說。
“哎。反正都不太容易。”
快過年了,‘回家’是一個被提及最多的話題。
在公司了,同事們會問‘回去過年嗎?’‘什么時候回去?’‘怎么回去?’下班后,遇到一些熟人或者老鄉,也會問同樣的問題。
公司的同事、朱暖、林螢光等人都問陳知年‘什么時候回家過年?’幾乎每天都要回答三遍這個問題。
朱暖和往常一樣,留在羊城過年,也和往年一樣,一個人。老顧已經出院,但他的兒子們并不希望朱暖和老顧有聯系,所以直接把人帶出國去了,在國外旅游過年。
朱暖笑容有些苦澀,“我已經習慣了。”自從她來羊城后,就都是一個人過年。其實,過年十幾天時間,吃吃喝喝睡睡就過去了,根本就來不及感慨孤單寂寞冷。
其實,以前在老家一家人過年的時候,也并沒有給她留下什么美好的回憶。父母家人重男輕女,她和姐姐即使在過年那天也有干不完的活。
不過,她的小弟會偷偷給她留幾塊肉,留幾顆糖,甚至在父母出門后幫她干活,讓她和姐姐歇一歇。
過年了,會有很多好吃的。但父母會無視她和姐姐們渴求的眼神,理所當然的把所有好吃的統統留給小弟。
小弟則會偷偷的留給她和姐姐們。
從不吃獨食的小弟是她這輩子奮斗的動力。她想要給她最好的弟弟一份光明的未來,讓他少奮斗幾年,讓他在奮斗的過程中不至于太累。
多少年了,朱暖都想回去看一看,小弟是否又長高了?但是,想到貪得無厭的父母,她最后還是決定留在羊城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