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村里人能想到的最好的出路。
陳知年撓撓頭,幸好車上的都是老鄉,否則,祖宗臉面都要丟盡了。一個個的,都想要靠著女兒賺錢,靠著嫁女兒過上好生活。
自從有人家因為姑娘嫁人而發家致富后,大家就把希望寄托在姑娘身上。
很多拐子以村為單位,他們青山鎮的小三也以村為單位。
這些姑娘說是嫁,其實不過是小三、小情、二奶而已。沒有尊嚴,沒有地位,還要被人戳脊梁骨。
但這些靠著她們發家致富的家人、親人們,從來沒想過她們的處境,更沒想到她們老了后怎么辦?
第一批當職業小三的堂姑姑們已經老了,多少人老無所依?多少人因為年輕時候走錯路,而連青山鎮都不敢回?
這些,大家都看不到。
只看到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小樓房。
陳知年家是村里為數不多的還沒有起小樓房的人家之一,雖然,她爸媽也在拼命賺錢,但要養大她們四姐弟,送他們讀書,真的沒有能力再給他們起小樓房了。
小叔拍拍陳知年的頭,“別管那些人。小周很好。雖然窮了些,但人品好,脾氣好,工作好”小叔把周辭白吹的天花亂墜,天上有地下無。
幸好,小叔不知道周辭白不窮,否則,就真的要吹噓上天了。
不過,陳知年并不打算滿著周辭白的‘富裕’‘家世’,因為她還要以此來激烈那些想要輟學的妹妹們呢。
憑著一張漂亮的臉能找個有錢的老男人?但是憑著一張漂亮的臉,一張學歷,就能找到有錢的年輕的英俊帥氣的男人。
怎么選?
大家應該會很明白的。
讀書明理,才不至于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哄騙。
希望妹妹們能多讀書。
陳知年靠在小嬸身上,聽著大家吹噓,話題內容跳脫。不過,正因為大家說說笑笑,所以時間也過得快。
陳知年看一眼手表,已經凌晨了。
“大妹,餓了嗎?要不要吃個面包?”
陳知年搖搖頭,“不要。”堅決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有人遞給陳知年一把瓜子。
“謝謝。我坐車不能吃東西。”陳知年笑著拒絕。雖然不認識,但也知道是青山鎮的,聽口音就能分辨。
青山鎮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它的方言比較有特色,雖然說的是粵語,但口音中還有其他話的影響,例如客家話,又例如瑤、壯等語言的影響。
融合在一起,成了四不像。
但這也是特色。起碼很多人一聽,就大概明白‘哦。青山鎮的呀。’
嗑著瓜子,聊著八卦。
侃大山,吹牛皮。
坐累了,站起來直直腰。
餓了,吃;渴了,喝。
有這么多老鄉在一起說說笑笑,就好像在村口的果樹下聊八卦。也難怪有人站了一路也不覺得累,因為根本就忘記了累這一回事。
說說笑笑,時間就過去了。
陳知年從小嬸手上接過酒壇子,放在雙腿上,然后下巴低著酒壇子閉上眼睛,她要休息一會。
眼皮子都在打架了。
小嬸卻笑了笑,“可不要流口水了。否則,滲到酒里,酒味就淡了。”
怎么可能?
即使她睡覺流口水,也不能滲到酒里。她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別說流口水,就是下雨也沒有影響。
有人問小嬸,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