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過年,所以也難得的有大巴經過清水村。
不過,公路距離清水村很遠。
想要坐大巴需要走出很遠一段路。走得慢一些的,需要四十多分鐘不止。
小叔小嬸還有堂伯娘等人商量,最后決定要坐大巴。
但大巴的時間沒有具體確定,能不能等到?
靠的是運氣。
陳知年等人在公路上等了半個小時后,堂伯娘建議,“我們一邊走一邊等吧。”與其這樣站在路邊傻等,還不如一邊走一邊等,能遇到就上車,遇不到就走路去。
其實,村里的人都習慣走路去趁圩。如果不是帶著的東西特別多,大家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走路,因為走路不需要車費。
當然走的一般都是小山道,很少有人會走公路的。
大家一邊聊天,一邊走路,說說陳婉秋和她的女兒,說說陳知年和她的男朋友,然后再說說村里其他的姑娘。
誰家姑娘長得好?誰家姑娘要嫁人了?誰家要娶媳婦了?
有聊不完的八卦,說不完的話題。
村里的人走到一起,就不怕會因為沒有話題而冷場。
村子就這么大,打個噴嚏大家都能聽到。誰家也別想藏著什么秘密,誰家的‘秘密’都是村里人的八卦。
也有不少人打趣陳知年,都被陳知年四兩撥千斤的轉移了話題。
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不知不覺,路程已經過去大半,大家對大巴已經不抱希望了。但是,沒想到,大巴竟然來了,緩慢的駛來了。
破破舊舊的額,渾身全是泥巴的大巴竟然來了。
不過,車上的人比較多。
“青山鎮,青山鎮。”售票員站著車門口一邊招手一邊喊。
堂伯娘擺擺手,“不坐,不坐,又不是只收一半車費。”他們已經走了大半的路,再坐車不是虧了?
“大妹。”
陳知年驚訝,然后高興的大喊,“外婆。”
“我在街頭放單車的地方等你。”外婆在車里大喊,“保管單車的地方。”
“好。”
陳知年還想等爸媽回來后再一起去看外婆,沒想到竟然在這里遇上。陳知年也有大半年沒有見外婆了,外婆還是記憶里的模樣。
村里很多人都說陳知年不像阿媽,倒是像外婆。
陳知年的身高遺傳了外婆的嬌小玲瓏,性格、脾氣都有些像,特別是處事,雖然沒有八面玲瓏面面俱到,但也條理清楚,說話做事都有理有據。
屬于很有條理,很讓人信任的一類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