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年和宋文老師說葉云飛。她沒有直接說葉云飛的名字,用過一個‘同事’來代替。陳知年是個細心的人,很容易就發現葉云飛的一些小動作,而且葉云飛應該也沒想過要遮掩。
明目張膽。
既坦蕩,又有一種‘你奈我何’的囂張。
人總有一種從眾心理,總會有一種‘別人能做,為什么我不能’的疑問。
既然葉云飛能拿?
為什么她陳知年不行?
但是,這樣做真的沒關系嗎?
陳知年疑惑。
“你了解過這方面的法律嗎?”
陳知年搖搖頭,“還沒有。”她想要了解的,但最近太忙一直都沒有抽出時間去圖書館。不過,她還要先在圖書館開卡,然后才能免費借書。
在羊城看書很方便,只要在市民圖書館開通一張讀者卡就能能在圖書館看書,借書。可惜的是,圖書館距離公司和幸福里都有些遠。
陳知年自從工作后就一直在忙,不是忙著工作,就是忙著談戀愛。每次想去圖書館時,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然后就一拖再拖。
以前,青山鎮沒有圖書館,陳知年就一直想要見識一下電視里放眼望去都是書的圖書館,想像著有一天,她在這樣安靜舒適的環境下看書。那時候,她想,如果有這樣的好環境,她一定會天天窩在圖書館了。
大學的時候,雖然有學校圖書館,但不大。‘小學雞’大學圖書館也是一個小雞仔,根本就不像她在電視里看到的圖書館。
不過,羊城足足五層的市民圖書館倒是滿足了陳知年對圖書館的所有幻想。當很可惜,她第一次去的時候沒有帶身份證,不能辦卡。
想著,第二次去一定要辦卡,然后借書。
但第二次一直等到現在也沒有前行。
大人,總有各樣各樣的理由來為自己的失約買單。
“老師,我會認真了解這方面的法律的。”陳知年忘記在那本書上看到的:懂法,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別人。
“在做一個決定之前,不能只看別人,更應該看法律法規。就好像闖紅燈,有人闖嗎?有。有人不走斑馬線嗎?有。有人無視交通規則嗎?有”
但是,這些行為對嗎?
肯定不對。
很多人站在紅綠燈路口前,安靜而又耐心的等到綠燈。即使路上沒有車,依然在耐心的等待著。
但是,如果有人率先不顧規則無視紅綠燈的存在過馬路,就陸續有人跟隨。一個兩個三個。明知道不對,但還是莫名其妙的就跟著走。
這是一種從眾心理。
“自己做出什么選擇,不要看別人。”
“當然,處于一個環境中,大家都這樣做,而你不融入就會顯得很奇怪,甚至被針對。而且,內部人會覺得你不合群,和部門格格不入,或者懷疑你是不是想要收集大家的把柄,然后加以利用?而外人也不會相信你無辜,可能你得了便宜還賣乖。里外不是人。”
“不被同化,就不被信任,這是常情。”
陳知年笑了笑,“我天生麗質,出淤泥而不染。”
宋文老師看了她一樣,“出于同一個魚塘,憑什么你干凈?自帶去污粉?”
“老師,你越來越幽默了。”陳知年鼓起臉笑了笑,沒有告訴宋文老師,她已經被同化了。或者說,不是別人同化她,而是她主動抓住機會為自己爭取利益。
“很多事情,不會因為做的人多了就是對的”宋文老師搖搖頭,“快過年了,怎么聊這么沉重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