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上丟臉和尷尬了。
丟臉,在回來之前她就做好了準備。
陳晚秋抿著嘴,“知年。”
陳知年拍拍她的手,“會沒事的。會好起來的。”
莫延奇怪的看著陳知年,然后看向村長。
“大妹”可能覺得在外人面前叫陳知年的小名不好,村長生硬的拗成了,“知年是大學生。你們不是要簽協議嗎?我讓她來看看。”村長也沒有辦法,因為莫延說話,他聽不明白,全靠蝦妹來翻譯。
村長覺得蝦妹可能有所保留,沒有完全把莫延的意思表達出來。
沒有完全確定莫延的意思,村長也不敢為陳晚秋做主,就怕以后有什么糾纏。
“還真意外。清水村竟然會有大學生。”莫延說的是普通話,村長叔和云嬸等人都聽不懂,只有陳晚秋青白著一張臉。
“你們好。我叫陳知年,是清水村人,也是陳晚秋的小伙伴。”經過大半年的鍛煉,陳知年對自己的普通話還是很有信心的。
周辭白常夸她,普通話能用來播音了。
雖然有夸大的成分,有男朋友的厚濾鏡在,但陳知年的普通話的確很不錯,已經完全沒有了廣東音。
廣東人的普通話地域色彩很明顯,特別是在翹舌卷舌上,傻傻分不清。但陳知年卻已經退掉了這層地域色。
莫延點點頭,“你好。你可以叫我莫先生,這是為未婚妻,寧心小姐。”
“莫先生,寧小姐,你們好。”陳知年笑著和他們打招呼人,然后淡淡一笑,嚴肅起來,“現在我們來說說你們的協議?”
“ok。我喜歡陳小姐這樣的爽快人。”不像其他人,又是道義又是感情的,說得他好像無情無義的負心漢,渣男。
天知道他有多委屈。
明明就是你賣我買,哪來什么感情?
莫延說了自己的要求人,然后由陳晚秋選擇。是把孩子給他,還是自己撫養?但是如果孩子跟著陳晚秋,那莫延也是有條件的。
因為擔心孩子以后會遇到后爸,所以莫延也詳細的述說了自己的要求。要求不多,也不過分,符合一個父親的情感。
如果孩子跟著陳晚秋,莫延要求陳晚秋不管有多少孩子,都必須對這個孩子公平,不能因為孩子沒有爸就被區別對待,也必須讓孩子讀書,至少大學。
他給孩子的撫養費,也只能用在孩子身上。
這些都是要寫進協議的。
當然,他以后都不會再管孩子。即使他以后都不會再有孩子,財產也不可能留給這個孩子。有點‘一刀兩斷,永不相見,永無聯系’的意思。
陳知年看向陳晚秋,“你怎么打算的?”
陳晚秋抿著嘴,看向陳知年,難堪得想要就地消失。陳晚秋咬著唇,好一會,“讓孩子跟著他們。”
這是陳晚秋和家里人早就商量好的結果。
雖然舍不得孩子,但陳晚秋也知道,孩子跟著莫延比跟著她好。她沒有文化,沒有本事,沒有錢,孩子跟著她只會吃苦。如果她再嫁人,孩子的身份就有些尷尬。
至于把孩子交給她爸媽養?
陳晚秋從來沒想過。她爸媽連養她這個親生女兒都不用心,不盡興,又怎么會用心撫養身份尷尬的外孫女?
所以,給莫延是最好的。
此時此刻,陳晚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在這樣一個時候回清水村?難道就為了把自己的不堪和痛苦攤開在村人面前?
她可以在回清水村之前就把孩子給莫延在回來之前,同鄉的前輩說‘回去?不過是讓人笑話而已。’記得前輩一字一頓的告訴她,‘除了自己,沒有人為你著想。’
但陳晚秋不聽前輩的勸說,執意帶著孩子回鄉。
回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