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本事的她,只能出賣自己。
“林姐,這是我朋友朱暖,她想要做服裝生意,找你取取經”陳知年把朱暖介紹給林燕平,讓她們自己聊后,就看‘幸福家’的新賬本。
過年這段時間賣得比較好的依然是手工藝品。其中,最賺錢的是美元學生的手工作品,進貨價不高,但卻因為其的藝術性、唯一性而售價不低。
有些作品天馬行空,但正正因為它的天馬行空給了人想像的空間。
越是讓人看不懂的作品,就越是能賺錢。
看不懂?
不是藝術品的問題,而是你沒有藝術眼光,沒有藝術品位。
能逛這種手工精品店的年輕人,所少有些文藝情懷。
“林姐,有人定制窗簾?”陳知年有些意外,因為樣品是她設計,然后讓做裁縫的堂姑姑做出來的。
靈感來自林螢光的一件荷葉邊襯衫。
陳知年很喜歡林螢光那件荷葉邊的襯衫,大片的荷葉邊,走路的時候就好像清風吹過荷塘,層層疊疊,疊疊又層層,真的好美。
一向有些強勢的林螢光穿上荷葉邊襯衫的時候也多了幾分溫柔。
但是,陳知年的身材比較嬌小玲瓏,并不適合大片的荷葉邊,所以陳知年把荷葉邊用在窗簾上。
沒想到竟然有人認同她的審美。
莫名的有些開心。
陳知年繼續翻看著賬本,發現過年期間竟然有三個人定了她設計窗簾。難怪林螢光要求她在學管理的時候同時學設計,原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窗簾、墻紙,雖然利潤不高,但生意一直穩定。
看著清楚明白的賬本,陳知年對林燕平的能力很滿意。想了想,陳知年決定和林螢光商量給林燕平漲工資。
人才難得。
店員走了還能再招,但像林燕平這樣有管理能力,同時還有銷售能力的店長則是可遇不可求。既然遇到了,陳知年就不打算讓林燕平離開。
只要她開出足夠誘人的條件,就不信留不住人才。
從‘幸福家’回來,陳知年就根據最新的賬本做了總結。
哪一類東西賣得最好?
哪一類東西利潤最高?
如何提高‘幸福家’的總收入?
搞活動促銷?
廣告宣傳?
陳知年在筆記本上謝謝畫畫,搞活動促銷?買滿多少送多少?還是打折?要不要推出積分卡?
陳知年咬著筆,然后一條一條的分析。
廣告宣傳的話?
選擇報紙還是電視?宣傳費用會不會太貴?
如果是報紙宣傳,什么報紙?如果宣傳效果更好?
陳知年看著筆記本,然后揉揉太陽穴,感覺比以前復習考試更累。
突然,陳知年看到正捧著一本雜志神游的朱暖,眼神迷茫,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暖?”
“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