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年辭職了,也不打算再找工作,她準備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建材倉庫和‘幸福家’。周辭白支持陳知年,他有不少的積蓄,能毫不猶豫的支持陳知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至于上班還是賺錢?
全憑陳知年高興。
上班不高興?那就不上班。
賺錢太累?那就不賺錢。
當然,讓陳知年不賺錢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就知道錢的重要性,雖然有錢不能使鬼推磨,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人都說,錢能解決世界上百分十九十的問題。
所以,班可以不上,但錢卻不能不賺。她是絕對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無事生產只會伸手向男人要錢的女人,太沒有安全感了。
陳知年一直都知道,自己有錢比男人有錢更重要。陳知年打算休息幾天,然后就投入到賺錢的大事中去。
林螢光在聽說陳知年辭職后,立刻給她安排上課,各種各樣的課程被安排得滿滿的,比她上班的時候還要忙。
大學的旁聽,夜校,專業的私人老師,禮儀課程,務必要把陳知年的時間壓榨得一絲不剩,陳知年感覺知的心頭血都被榨干了。
陳知年提意見說,太忙了,能不能減少學習的時間?
林螢光毫不猶豫,“不能。”
時間就是海綿,擠一擠總會有的。
陳知年欲哭無淚,“她不是海綿寶寶啊。”但林螢光說每一個課程都很重要,必須學。既然她想要把‘幸福家’做大,就必須要學習經濟管理,這樣才不至讓‘幸福家’因為她的不擅管理而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危機。
設計,也必須學。
禮儀?
更是必不可少。
在和別人的相處過程中,在和別人的商業談判中,禮儀是個人的最直面的名片。禮儀是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從站姿到走路的步幅,到說話談吐,再到和別人的交談中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等等。陳知年被一點點的塞在腦海里,然后消化。
而林螢光要求陳知年把這些禮儀刻在骨子里,即使是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也不能忘記。
喜歡搶座位的陳知年心虛的點點頭,“好。”
有一次,陳知年把拖鞋穿出門,立刻就遭到了林螢光的批評,因為‘不禮貌,不端莊’。無奈,陳知年只能再跑上五樓換鞋。
氣喘吁吁。
在林螢光的督促下,言談舉止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陳知年學習得不錯,被禮儀老師表揚了。讓陳知年苦惱的是餐桌禮儀,還分了中餐和西餐。
中餐的時候,長輩、領導、重要的人需要坐在什么方位?那個位置代表尊敬?陳知年學的一團亂,滿腦子的漿糊。
在她看來,只要不把長輩、領導安排在門口上菜的位置就好,其他的應該很難注意和顧及到。但老師說,這是不對的。
不對的。
好吧。
繼續學。
“啊。好煩。”陳知年把一本《西餐禮儀》扔在旁邊,“我就想大口吃肉,大口喝湯,怎么就不禮貌,怎么就不端莊了?”陳知年躺在沙發上,一腳搭在沙發背上,一腳在沙發邊緣輕輕的晃蕩著。
她就不端莊怎么了?
陳知年撇撇嘴,“這些西餐禮儀看得我腦仁疼。”
“其實,注意一下禮貌就好,沒有必要把自己變成一把尺。不能衣衫不整,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高談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