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年是沖著‘手工’兩個字去的。
一臉福氣的老板娘和藹和親的問,“要什么餡?大份小份?”
陳知年眼花繚亂的看著各種餡料的餃子,心里感嘆,種類真多。
“我要一份韭菜雞蛋餃子。”陳知年盯著墻壁上的招牌看了好一會,最后選定沒有肉的韭菜雞蛋。
沒辦法,她對這種云吞、餃子里的肉不太信任。總懷疑它一些不太好的肉加工而成,在衛生安全上,總有些擔心。
前段時間,幸福里旁邊的菜市場里新開了一家面店,專賣各種面類食品,例如面條、面皮、餃子皮等等東西。
也有云吞、餃子。
因為買五送三。消費滿五元就送一張三元的優惠券。
陳知年和周辭白買了云吞,半斤的云吞,但是但是,這半斤云吞最后全被扔進了垃圾桶。吃一個云吞,發現一根豬毛;再吃一個云吞,發現一塊小骨頭;又吃一個云吞,發現一塊用力也嚼不爛的肉
天哪。
陳知年直接吐了,然后很氣憤的把云吞扔進了垃圾桶。如果不是周辭白拉住,陳知年還想去面店問問,他們竟然用了什么肉來做餡料?
為什么會有豬毛、骨頭?
為什么會有這么惡心的東西?
惡心得陳知年再也不敢吃云吞,只要想起就覺得惡心。
從那以后,陳知年堅持不在外面吃碎肉一類的東西,包括她很喜歡的梅菜肉餅。曾經,陳知年很喜歡香菇肉餃子的,但從那以后再也不吃。
想吃?
自己做。
誰知道外面的肉是什么鬼?
“我們店的招牌餃子是香菇肉餡的餃子。”老板娘向陳知年推薦,“我們的香菇是從老家帶來的,正宗的野香菇,香味濃郁。”
陳知年果斷搖頭,“我不喜歡吃肉。”不喜歡外面看不出靈魂的碎肉。
“大份還是小份?大份的是十五個,小份的是十個。”
當然是,“大份的。”
突然,一個高大偏壯的男人從外面走進來,要了一份香菇肉餃子。老板照例詢問‘大份小份?’
男人:“小份的。大份的太多了,吃不完。”
剛剛坐下的陳知年嘴角抽抽,這樣一米八的高大男人竟然吃不了十五個餃子?
麻蛋的。
為什么有一種被內涵的錯覺?
陳知年不好意思說,青山鎮的餃子比北方餃子更大,分量更足,但她一頓能吃二十個呢。
等餃子上來后,男人撇了一眼陳知年的大份,然后很關心的問‘小妹妹,胃口不錯。’
陳知年“能吃是福。”
哼。
家住海邊,管太寬。
陳知年和林螢光吐槽這件事的時候,林螢光好像看傻子的看陳知年,“人家那是在撩你。一問一答,然后就有了話題。”
是這樣嗎?
為什么她當時覺得男人的眼睛里有一個‘飯桶’?是真的在諷刺她胃口大?
不過,陳知年也知道自己的胃口的確變大了,一度讓林螢光懷疑她是不是懷孕了?
根本就不可能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