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情債,難還。
錢,借五十還五十就好。
但人情呢?
欠和被欠是兩個不同的標準。
人情的大小,還要分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
很多時候,送人情的人覺得自己送出了一個天大的恩情,但接受人情的人卻覺得‘不如芝麻大小的小恩小惠’。
錢,有一個具體的數目,但人情沒有。
還多還少?
誰說了算?
“陳知年是個很聰明的人,寧愿用錢算得清楚明白,也不會讓自己和‘幸福家居’欠太多人情。”
能用錢解決,就不要浪費人情。
陳晚秋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葉欽拍拍陳晚秋的肩膀,“多學習吧。”
“嗯。我努力,你督促我。”陳晚秋立刻笑盈盈的挽住葉欽的手臂。
外婆要從青山鎮來羊城,上車后立刻讓售票員給陳知年打電話,告訴陳知年她所坐的大巴的車牌號碼。
“記得接我。”外婆再三叮囑。
陳知年能理解外婆第一次出遠門的忐忑不安,甚至害怕。當初暑假,陳知年帶著弟弟妹妹第一次去東莞的時候,也害怕,也擔心。
擔心路上遇到壞人,擔心下錯車,擔心爸媽沒有按時接他們特別是在半路下車廁所的時候,聽到一個大嬸因為上錯車而大哭的時候,陳知年和弟弟妹妹連下車廁所都不敢了。即使乘務員一再說,記住車牌號碼就好,但他們依然不敢。
‘外面’這兩個字對于第一次走出青山鎮的他們來說,很沒有安全感。
這種害怕的心情,陳知年能理解,所以盡可能的安撫外婆,告訴外婆,她會和周辭白提前等在路邊。
“車到羊城的時候,就讓售票員打我電話。”售票員會記錄車里每一個人的目的地,是否有人接?聯系人的電話等等。
外婆有些得意的聲音傳出來,“我告訴售票員,這是你的手機號碼。你時時刻刻都帶著手機,不用擔心沒有人接聽。”
聽聲音,陳知年就知道外婆想要炫耀手機,更想炫耀她有一個能干的外孫女。陳知年太了解外婆的操作了。
陳知年肯定,這個時候全車人應該都知道外婆有個能干漂亮的外孫女。陳知年能想像外婆炫耀的語氣。
肯定是說一遍不夠,然后兩遍、三遍,甚至八九遍。
陳知年無聲的笑了笑,讓外婆把電話給售票員,然后拜托售票員多照顧外婆。
晚上十點,陳知年接到隨車乘務員的電話,說車快到羊城了。
陳知年和周辭白早早趕到和乘務員約定的地方,等車到來,想要在第一時間接到外婆。
一直等到凌晨零點,車還沒有到。
凌晨的街道一邊寂靜。
陳知年和周辭白靠著車邊,伸長著脖子看,“怎么還沒到?”兩個小時前就說快到了。
“不會出什么事吧?”陳知年有些擔心,“車壞了?”
“我打個電話問問。”不問問不放心。
乘務員說:“快到了。”
至于有多快?
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