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年和周辭白帶著外婆和她的老姐妹嘰嘰喳喳的回到幸福里。和外婆一起來羊城的是外婆家村里的三婆、七婆、十三婆。
在農村,大家習慣按照排行稱呼。
這些人,不僅看著陳知年阿媽長大,也看著她長大。小時候,陳知年很喜歡外婆家,因為會有很多好吃的。
“這車就是大妹的?”
“怎么是黑色的?紅色更喜慶更好看。”
“看著不大的樣子,真的能坐好幾個人?我還沒有坐過小轎車呢。”
“聽說小轎車飛快,‘嗖’的一下就能開出好幾公里。”
外婆和姐妹們圍著陳知男的車看,然后評頭論足,一致認為紅色更好看。
陳知年只能胡扯一個理由,“黑色耐臟。”
“也是。黑色的衣服穿一整個冬天也看不出臟來。要是紅色或者白色?一兩天就顯臟了。”
陳知年嘴角抽抽。
“大妹,現在洗車是不是也很貴?”
陳知年抿抿嘴,“是。很貴。”
“那還是黑色的好。黑色的車一年也不用洗。”
陳知年禮貌的笑了笑。在無處不在的灰塵下,不管是白色還是紅色或者是黑色,都一樣的顯臟。
“我們先回去吧。”陳知年已經在馬路邊站了好幾個小時了,沐浴了好幾個小時的霧水,感覺頭發都被霧水打濕了。
陳知年問外婆,車為什么這么久才到?明明在晚上十點的時候,就說快到了。結果等了幾個小時。
原來,有個大爺在下車的時候沒有等到接他的兒子,然后一整車人就和大爺一起在馬路邊上等著。
直到把大爺交給他兒子后,司機才開車離開。
雖然等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因為這是常情,沒有人會埋怨。
這也是大家信任司機和售票員的原因,寒假、暑假的時候,會有很多家長直接把孩子交給司機和售票員,然后說清楚在什么地方下車,有什么人接,然后就放心了。因為司機和售票員會負責人的把孩子交到指定的人手里。
以前暑假,外公外婆也是這樣把陳知年和弟弟妹妹交給司機和售票員,然后登記說到東莞某某地方下車,會有什么人來接,聯系電話是什么?
車在快到指定地方的時候,售票員就會幫忙打電話聯系,讓人等在路邊,務必在第一時間接到人。
以前暑假,陳知年和弟弟妹妹來東莞的時候,爸媽就會輪流的守在士多店的電話旁,務必不錯過售票員的電話。
有時候,司機和售票員也會幫忙帶特產。當然,是要收費的。就好像外公外婆想要給陳知年帶家鄉的菜干和蜂蜜,就會包裝好然后交給司機和售票員,然后登記陳知年的聯系電話就好。
方便,快捷。
“外婆,你們是想在外面吃早餐還是回家自己煮?”雖然已經凌晨一點多快兩點了,不過街上還有一些通宵的小吃攤在。
外婆坐了一整天的車,陳知年是建議喝一碗滾熱的砂鍋粥的,能去掉一身的疲憊。但是,外婆不太喜歡喝粥。
因為喝粥會讓外婆想起那段異常艱難的歲月。陳知年不止一次的聽外公外婆說起那個時候的艱難,真的是一天一碗粥,而粥里的米粒能清晰可數。
在能吃飽飯的時代,聽到喝粥就覺得胃疼。陳知年阿公會胃病去世,也是因為那段時間把胃折騰壞了。
折騰壞了,想要再養好就難。
所以,即使后來日子好過了,也有很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病痛去世。
“有撈粉和沙煲粥,也有腸粉、炒粉。”陳知年看向外婆,“想吃什么?也可以回家自己做?周醫生做飯的手藝不錯。”
不過,凌晨做飯聽著總有些奇怪。
“家里也有面。周醫生做的炸醬面也很好吃。”陳知年很喜歡周辭白做的香菇肉炸醬面,真的超級美味。
外婆看向姐妹們,“回家自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