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外婆搖搖頭,“你大舅二舅的錢不也是我家的錢?”
還是等什么時候不要電費再說吧。
陳知年直接翻個白眼,夢里不需要電費。
隨著用電的機器越來越多,電費只會越來越貴。
“如果只有兩個人,這房子還不錯。不會冷清,也不會很親密。”外婆摸摸冰箱,再摸摸旁邊的電視柜,然后再看看客廳里的茶幾,“人多就擠得難受了。”
很多人喜歡住樓房,要外婆說,樓房還不如院子來得舒服。
“雖然說城里住著方便,又是煤氣爐又是熱水器的,打開開關就能用,但我還是覺得農村舒服。”外婆看一眼陳知年,“不過,偶爾住一次兩次也是很高興的。”
陳知年抿嘴笑,眉眼彎彎,臉上的酒窩明顯,“你高興就好。你高興,我就高興。”
“沒想到,我沒享到女兒的福,卻享到了外孫女的福氣。”外婆略帶感慨。不知不覺,外孫女也要嫁人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
當年的小娃娃長大了,而且越長越好,越大越本事。
外婆悠悠的和陳知年說起以前的事。有些,陳知年已經聽過了很多次,有些還沒有聽說過。外婆喜歡說話,喜歡把過去的一些事情翻來覆去的說。
有些事情說十遍就有十個版本。
像陳知年出生艱難,外婆說了十幾年。
陳知年是爸媽的第一個孩子,兩家人都在期待她的降生。但陳知年因為腦袋過大,足足生了兩天一夜。
當時,請來的接生婆已經是附近十里八鄉手藝最好的了。農村人生孩子,就沒有送醫院一說。而且,相對于醫院,大家更信任接生婆。
再說了,從清水村到鎮上醫院不僅需要好幾個小時,而且山路難走。
阿媽痛了兩天一夜才把陳知年生出來。
母女平安。
外婆常對陳知年說‘你媽生你不容易,你要好好孝順。’雖然陳知年不能體會,但能理解外婆的心情。
母親,母親的母親。
生命是傳承,母愛也而在傳真。
即使外婆不說,陳知年也會孝順爸媽的。爸媽為了讓他們有好的生活而辛苦勞累了一輩子,他們也應該讓爸媽有一個幸福又舒適又開心的晚年。
陳知年也愿意努力賺錢,就為了讓爸媽又更好的晚年生活。
外婆又說起陳知年小時候偷吃糖果的事情。
陳知年翻個白眼,“外婆,你記錯了。我從小就不喜歡吃糖。”所以,偷糖果的人絕對不會是她。
其實,因為陳知年的身高問題,村里人常常把她和妹妹弄混。陳知年從小就不喜歡吃糖果,也不喜歡哭。
說起來,陳知年姐弟幾個都性格堅韌,屬于很少哭鬧的一類孩子。
“這個是什么東西?”外婆拿著陳知年的3,“里面有聲音。這是收音機?這么小的收音機?”
“這是3。主要是用來”陳知年認真給外婆解惑,3雖然不是收音機,但也能當收音機用。
“大妹。大妹。”突然,衛生間傳來七婆的叫聲。
“怎么了?”陳知年趕緊過去。
原來,七婆洗澡后卻不會關熱水器。
“沒事,不用關。三婆也要洗澡。”
安排外婆和她的姐妹洗澡后,陳知年來到廚房,“周醫生,好了嗎?”
周辭白不僅準備了炸醬面,還準備了米粉。